閩南網6月1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當前,泉州正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愛拼敢贏的泉州民營企業先行先試,解鎖發展“新”密碼,一股強勁向“新”求“質”的浪潮不斷涌動。
走進九牧全球首家綠色黑燈工廠,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科技感。這一全球最大的數字化智能馬桶工廠,已實現了365天無人關燈生產。5G機器人精準抓取零部件,AVG小車在各區域里來回穿梭運輸,MES看板監測著全流程作業數據……現代化自動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自主運行,各道流程井然。得益于新技術的應用,九牧每年可產400萬套智能馬桶,生產效率整體提升35%左右、管理效率提升20%、人工成本節省20%以上、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15天。
九牧依托于智能科技理念,從“制造”走向“智造”,創造了超1300億元的品牌價值。“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是九牧在智轉數改進程中的關鍵生產要素。”九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說,在全球產業大變局和技術變革下,九牧堅持用技術革新跑出新賽道,推動衛浴行業從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
成立于2020年12月,宏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數據中心和5G承載網用硅光芯片與光模塊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光芯片的研究上,該公司“大步跨越”,實現了400G DR4/FR4硅光芯片量產,創造了硅光芯片與模塊全球最快量產紀錄,并在高耦合效率硅光技術平臺和超高速低損耗光子技術平臺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
同樣是傳統產業的鞋服行業,也在釋放新質生產力。
全球最輕的“太空跑步鞋”,重量僅99克,比一包薯片還要輕;承重可達1噸的舉重“噸位鞋”;全球最輕、最透氣的短道速滑比賽服,可360度防切割;重新定義速干科技,7倍蒸發面積的業界最強速面料……近年來,安踏集團聚焦全方位變革創新,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產業,只有不積極創新的產業。要以科技創新帶動高質量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安踏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賴世賢如是說。
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泉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牛鼻子”。面積達近萬平方米的利郎智能制造工廠,僅有不到200名員工,他們借助智能設備高效完成布料的剪裁、模板化制作、縫制到成品檢驗、包裝入庫等工序;柒牌男裝的面輔料倉庫中,機器人無障礙通過電梯與卷簾門,實現無人按需按單運送物料;石獅HOTSUIT后秀研發的熱控銀科技材料的暴汗服,一套衣服只有約500克,在運動時能有效監測體溫,更多具有科技感的服裝面料還在不斷迭代。從原材料、設計及生產制造等多方面,紡織服裝企業不斷突破傳統模式,引領時尚國潮。
“泉州的紡織服裝產業中,民營經濟占主要成分。”紡織鞋服領域的專家、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石獅產業研究院院長蔡濤博士指出,早在20世紀80年代,泉州依靠賣方市場環境下、沿海貿易優勢,通過奮斗形成了眾多品牌。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國內服裝及全行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目前,數字化轉型已經逐步融入紡織鞋服生產、管理領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工具,塑造了“數字+”“智能+”的應用場景,為推動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民營經濟是泉州的“金字招牌”,貢獻了約七成的稅收、八成GDP、九成研發投入、九成城鎮就業、九成企業數。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無論是龍頭企業,或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都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這場向“新”而生的變革已經拉開序幕,為泉州大力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添磚加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