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讓每顆種子多點開花,是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地區差距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密碼。改革開放以來,泉州高擎“晉江經驗”的旗幟,在一張白紙上勾勒出“愛拼才會贏”的奮斗故事。
新起點,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泉州從“鏈”上發力,細分梳理了縣域產業鏈,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全力夯實經濟發展的支撐。
即日起,閩南網聯合泉州市委網信辦推出特別策劃《縣域產業鏈·泉州創未來》,通過鏡頭和筆觸,多角度、立體化報道泉州各地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展現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實踐。
閩南網7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洪方博濤 文/圖/視頻)從智能“健身管家”到政務服務“即問即批”,再到醫療領域的機器人新助手,泉州市豐澤區正以技術創新為筆,勾勒出一幅幅未來科技生活的生動圖景。依托科教資源的富集和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豐澤區集群成鏈,通過延鏈、補鏈、強鏈,精心培育并壯大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連日來,記者探訪豐澤區多個企業,感受這片熱土上的蓬勃生機,探索其如何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競逐人工智能產業新浪潮。
深化跨界合作 機器人技術全面應用
在位于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中試基地,一臺兩米多高的健身設備十分引人注目。隨著健身人員在設備上輕點顯示屏按鍵,選擇運動類型和重量,開始舉重訓練后,屏幕上便能顯示運動姿態、平均值、峰值等信息。
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中試基地
這個智能“健身管家”是先進院為舒華體育研發的速度與力量反饋系統,該項目由企業提供設備,研究院設計并加載機器視覺系統,能夠實時分析運動員的速度與力量。
“我們在設備上架設了深度相機,能夠實時跟蹤并采集運動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出運動速度、做功、功率等參數。”先進院技術總監霍光磊介紹,通過這一系統,能夠幫助教練及健身人員合理科學地量化訓練時各項信息,更加科學地指導健身人員訓練。該系統可以實時地跟蹤深蹲、臥推、抓舉、挺舉等15種標準運動動作。
速度與力量反饋系統
據悉,先進院圍繞智能制造裝備和智能機器人兩大研發方向,以深厚的技術積累開展廣泛的跨界合作,形成煤礦/石化巡檢機器人、鐵路運維機器人、電力運維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2D/3D視覺檢測解決方案等9大系列產品。
目前,先進院和越疆等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在硬件采購方面實現了優勢互補,不僅確保了硬件設備上的先進性與可靠性,更為后續的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技術領域,研究院與移動公司、廈門金龍集團等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在制造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
在應用層面,先進制造研究院聚焦電力、煤炭、化工、軌道交通等垂直領域,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如算法與移動導航技術等,為這些行業提供了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如為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研發的導地線等電位智能修補機器人,不僅提升了作業效率,還有效降低了人工作業風險,填補了電力行業自動化修補領域的空白;與五糧液合作的黑燈工廠項目中,研究院成功實現了機器人對危險與重復性高工作的全面替代。
“我們正通過在加大成果的轉化力度,進行產業化公司的孵化,以科技創新推動延鏈補鏈。”霍光磊表示。據統計,先進院已服務企事業單位500余家,培養產業技術人才2000余人,孵化產業化公司6家,累計產值近1億元。
當前,豐澤區深化研究院+孵化企業“1+N”創新創業模式,加快引進培育一批服務型、平臺型、產學研型的企業,支撐人工智能、電子通信發展,目前已引進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泉州天津大學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院大所5家。今年數字經濟產業園區一、二期預計完成招商入駐85%以上,簽約落地項目20個、總投資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