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10月25日,“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50周年暨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開元寺內泉州灣古船陳列館廣場舉行。
領導嘉賓共同進行啟動儀式
50 年前,考古學家們在泉州發掘出沉睡 700 余年的泉州灣宋代海船,它不僅代表了當時世界造船技術的巔峰,更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已出土的海外返航古船。半個世紀以來,這艘古船促進了國內外展覽、學術交流、文物保護及科普教育的深入發展,也助力了泉州這座世遺之城聲名遠播,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林霜在致辭中表示,未來,泉州將以全力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為目標,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文物保護、挖掘文化內涵、闡釋文遺價值,持續提升泉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打響 “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品牌,讓歷史文脈傳承不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文化遺產保護和國際合作貢獻泉州力量。
“泉州灣宋代海船”模型捐贈儀式
啟動儀式上,從泉州造船廠退休的黃烏錐先生,攜其子黃東偉制作并捐贈“泉州灣宋代海船”模型(1:10),展現了他們對古代航海和造船技藝的熱情,以及對泉州文化遺產的熱愛。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簽訂“泉州古建保護與研究”合作協議,旨在展示和闡述泉州古建歷史內涵和珍貴價值。泉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推泉州打造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泉州海交館分別與中醫藥文物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北京林業大學共建“外來香藥文物研究中心”“木質文物監測與保護科研基地”,開啟了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新篇章。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與泉州市慈善總會簽署“泉州文化遺產保護公益基金”合作協議,為泉州文化遺產的長遠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據悉,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泉州市慈善總會發動社會各界捐資參與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珍貴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期已募捐到1600萬元。
此外,活動還發布了紀念明信片與紀念封,讓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 50 周年的珍貴歷史記憶得以廣泛傳播。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內的宋代海船
半個世紀的守護——泉州灣宋船出土50周年成果展
“半個世紀的守護——泉州灣宋船出土50周年成果展”也于今日啟幕,展出將持續至2025年2月16日。展覽以親歷者的視角,從“緣”“護”“揚”“伴”四個部分進行敘述,講述宋船發掘、保護與陪伴的感人故事,展示宋船出水50年的保護歷程及國家文物保護科技的飛速發展,彰顯了中國舟船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海洋文明的深厚底蘊。
10月26日,還將舉行“沉船與港口”學術研討會暨“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50周年紀念會,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古代沉船與港口發展、中外沉船保護及造船技術探源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路徑。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物局與泉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及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主辦,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承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