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6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明天就是立冬了,立冬作為冬季起始,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在閩南,立冬節氣家家戶戶都會煮一些羊肉、牛肉、鴨肉等食材進補。記者從泉州市中醫院了解到,立冬時節適合調理脾胃、閉藏養陽、健康養生。進補首選羊肉,還可以適當睡懶覺。
泉州市中醫院針灸二區副主任醫師林海利介紹,中醫認為,脾胃喜溫,冬季氣溫下降,脾胃功能會相應減弱,因此立冬時節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過辣、過油膩的食物,以免刺激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建議多食用糯米、小米、南瓜、紅棗、山藥等溫熱、易消化的食物,來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薏米、白術、陳皮等。
林主任介紹,《內經》有記載: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所以立冬養生的關鍵在于閉藏養陽。因此要早臥晚起, 賴個床,在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外出, 如果冬季晚臥早起, 摸黑外出, 長此以往, 會損傷人體陽氣。在食補中, 首選羊肉。羊肉味甘,性溫,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人們容易感到疲乏無力,一定要注意調整生活習慣。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過大,以免影響脾胃功能。可以適當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練瑜伽等。
此外,中醫認為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經、肺經。具有補氣生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等功效。適合脾氣虛癥、肺氣虛、氣虛自汗證、氣血虧虛及其他人群使用,如感冒易發人群或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等。
而明日的氣溫最低17℃,最高23℃,相比往年穿短袖吃羊肉的畫面,今年的氣溫更適合進補。林主任推薦一款立冬藥膳,黃芪黨參玉竹煲雞湯,食材為黃芪25克、新疆大棗若干個、玉竹20克、沙參30克、黨參35克、枸杞子適量、新鮮老母雞1只。
黃芪黨參玉竹煲雞湯是一道非常滋補養生的美食,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經常食用這款湯可以改善貧血狀況,調節內分泌,提高免疫力,使皮膚更加細膩光滑。對于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也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改善老年人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體力衰退等問題,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