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健康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健康問題涉及飲食、預防、保健、心理、常見疾病等方方面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康養的意識與能力,即日起,閩南網將定期推出《醫解百科》醫療科普欄目,誠邀泉州醫界專家,將專業科學的醫療健康知識,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通過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權威、準確、可靠的健康科普知識。
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本期科普主題:口腔清潔小妙招
本期科普嘉賓:泉州市第一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陳秋迎
閩南網11月29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洪泓塬 文/圖/視頻)口腔常見的疾病有齲齒和牙周病等等,有效預防的方法便是做好口腔清潔,其中包括刷牙和使用牙線。牙刷應該多久換一次呢?怎么科學使用牙刷和牙線?來聽聽醫生的口腔清潔小妙招。
1.牙刷需要多久更換一次?
通常建議使用1-3個月進行更換,但也因人而異,這與刷牙的力度、時間、習慣等因素相關,主要是看牙刷的具體使用情況。
2.出現這些問題就要換牙刷了
第一,牙刷根部顏色變深。刷毛根部的污垢會慢慢蓄積,這一旦發現牙刷根部顏色變深,就是污垢蓄積較多的信號,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應及時更換。
第二,刷毛變形。牙刷使用一段時間后若發現刷毛出現變形、分叉、軟塌的情況,說明磨損度較大,此時清潔作用已經大不如前,需要更換牙刷。
第三,流感過后更換牙刷。由于流感病毒在濕潤的牙刷毛束中可以生存數天,因此在感冒痊愈后,最好更換新的牙刷,以確保口腔衛生和預防再次感染。
3.牙刷的使用誤區
有些人認為,只要使用電動牙刷就能把牙齒清潔得很干凈,其實不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清潔的方式、時間和次數。
習慣性將牙刷的刷頭朝牙杯里放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濕潤的環境易滋生細菌,牙刷使用完后,要頭朝上放于陰涼通風處晾干。
此外,許多家庭都是浴室、廁所、洗漱間多合一,這種情形下,最好將牙刷和牙杯放到柜子里或通風的地方,以防沖馬桶后,空氣中飛散的病菌沾到牙刷牙杯上。
4.怎么做到良好的口腔清潔?
良好的口腔清潔建議做到每天刷牙2次,每次刷牙3分鐘左右。特別是在睡前刷牙時,應該配合使用牙線,才能更好地做到口腔清潔。
陳醫生介紹,目前醫學口腔普遍推薦的是“巴氏刷牙法”,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依次清潔牙齒內側、外側和咬合面。刷牙時把牙刷傾斜45度角向牙根方向,斜放并輕壓在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輕壓讓刷毛進入齦溝,2-3顆牙齒為一組,來回移動牙刷,水平顫動拂6-10下,然后移至下一個鄰牙刷牙位置,兩個刷牙位置之間均應有重疊。最后,清潔舌頭表面,建議由內向外輕輕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
“口腔清潔時牙齒的鄰面縫隙和一些死角牙刷是刷不到的,細菌容易在這些位置堆積,因此全面清潔口腔,除了要認真刷牙以外,建議大家還應每天使用牙線,尤其是晚上睡前要仔細清潔牙齒縫隙。”陳醫生補充道。
牙線的正確使用方式為,用拇指和食指持牙線棒手柄,使牙線順著牙縫水平拉鋸式進入。先緊貼一側牙面呈“C”型上下提拉反復摩擦3-5次,再緊貼另一側牙面上下提拉,最后水平拉鋸式取出牙線。用完牙線后,再含一口水用力漱口,這樣便是完整的口腔清潔過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