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年限達到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有些會頻繁出現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電梯小修小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一旦要更換電梯,一部電梯二三十萬元的費用讓很多業主猶豫不決。據了解,至2024年12月31日,泉州市有投入使用超過20年的電梯499臺;有投入使用超過15年的電梯3235臺。對此,民盟泉州市委會認為,相關部門可以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導,加快推進泉州市電梯更新工作,可以從盡快出臺《泉州市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實施方案》等4個方面加強。
數據 使用年限超15年的電梯,泉州現有3235臺
據了解,目前,泉州市使用超過20年的住宅電梯,按投入使用時間統計:至2024年12月31日,有投入使用超過20年的電梯499臺;至2025年12月31日,增加285臺;至2026年12月31日,增加280臺;至2027年12月31日,增加456臺。
泉州投入使用超過15年的住宅電梯,按投入使用時間統計:至2024年12月31日,有投入使用超過15年的電梯3235臺;至2025年12月31日,增加1188臺;至2026年12月31日,增加1251臺;至2027年12月31日,增加1219臺。
案例 使用超20年,“小修小補”仍故障頻出
家住豐澤區寶洲街奔達明珠的業主陳先生介紹,小區的電梯經常停運,2024年7月,小區兩部電梯同時停止運行,給小區業主和租戶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負責小區物業的泉州市安益物業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吳先生介紹,奔達明珠兩部電梯使用年限已達20年,電氣元器件老化嚴重,加上樓棟租戶多,電梯使用頻率高,使用過程故障率較高,電梯常小修小補仍故障頻出。他表示,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只能更換電梯,為此物業曾動員過業主,可只有零星的幾名業主過來簽字同意更換電梯。現在,物業每個月只能墊資管理,盡力維持電梯正常運行。
電梯是否有使用年限的規定?記者從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相關法規并沒有對電梯使用年限做出限制,但電梯使用年限到達15年時,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特種設備檢驗檢查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而且每年需要進行一次安全性能技術評估。只有達到評估要求的,電梯才能繼續使用。
走訪 老舊電梯維保難,部分備品備件供應困難
“老舊電梯設備,隨著運行時間、次數的增加,故障頻次也有增長的趨向。”從事電梯維保工作的吳師傅介紹,在業內,老舊電梯只是俗稱,通常指的是使用年限達到15年的電梯。而達到一定年限的電梯,存在機械部件磨損、電氣元件老化與超負荷運行等現象,產品質量性能和可靠性下降。制動器、鋼絲繩、限速器、門系統、緩沖器等部件,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有可能達到其使用壽命,會造成故障率增加,出現關人、困人現象。此外,在日常維保中,他們發現有的電梯制造單位已不存在,造成個別老舊電梯維修時,備品備件供應困難。
目前,國內的成都、福州等均已出臺老舊電梯更新實施方案,如福州市于2024年11月22日出臺《福州市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實施方案》,提出以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全力推進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其中,超長期國債補助標準為每臺電梯定額補貼15萬元,實施更新的電梯單臺投資必須大于15萬元。目前,在泉州市,從市、縣兩級政府網站均未查詢到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的相關實施細則,對于有老舊電梯更新需求的群眾,也沒有清晰明確的指導性文件,用來申請超長期國債用于支持老舊電梯更新。
呼吁
盡快出臺住宅老舊電梯
更新實施方案
如何加快推進泉州市電梯更新工作?民盟泉州市委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借鑒成都、福州的方案做法,盡快制定出臺《泉州市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實施方案》。明確電梯更新相關的主管部門、責任部門,理順工作流程,形成合力推進老舊電梯更新工作。
2.明確電梯更新、運營管理主體單位。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其使用管理具有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建議由小區物業管理單位或電梯更新的實施單位,作為電梯的使用管理單位,承擔電梯的使用管理責任和義務。街道、社區作為第三方單位,引導協調解決電梯更新過程中各業主間的意見和矛盾。
3.細化電梯更新的條件。根據維保記錄、安全性能評估情況,優先考慮使用年限長(滿20年)的電梯,以及故障頻發、群眾更新意愿強烈的住宅老舊電梯。
4.明確電梯更新資金來源。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的資金來源應包括超長期國債補貼、小區公共收益、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業主自籌及其他資金等,應進一步細化電梯更新提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流程,減少提取環節、縮短提取周期。同時,積極探索用住房公積金來解決業主自籌部分,減輕業主壓力。
(海都記者 黃曉蓉黃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