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7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泓塬 文/圖)7日下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港澳委員、異地商會委員、特邀嘉賓座談會。泉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毅恭代表市四套班子向鄉親鄉賢致以親切的問候,與大家暢敘情誼、共話發展。市長蔡戰勝主持會議。
在一個多小時的座談中,委員、嘉賓們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文旅發展等主題積極為泉州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座談會現場
泉州市政協港澳委員、澳門福建青年聯會理事長、澳門麥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思偉提出,可借助泉澳合作平臺推動泉澳臺產業融合發展。他建議,借助澳門泉州海絲國際傳播分中心平臺,深化泉澳臺經貿合作;借助澳門國際高端貿易市場資源,促進泉澳臺企業精準互動合作;打造兩岸多元示范地,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
“結合泉州制造業優勢、澳門旅游金融優勢、臺灣高科技優勢,通過聯合研發、技術轉移、市場拓展等方式,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蔡思偉說,可鼓勵三地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間開展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共同申報國家、省級科研項目,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建立三地人才交流與合作機制,以互派訪問學者、實習生、舉辦培訓班等方式,促進人才流動與知識共享,為泉州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近年來,中醫藥在健康養生領域備受青睞。泉州中草藥種類超1000種,而臺灣中藥材87%依賴進口,泉州和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關注泉臺中醫藥合作的融合發展,泉州市政協臺商特邀嘉賓、泉州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泉州頤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俊杰建議,針對兩岸市場的需求,可精準引進臺灣特色中藥材品種,借助林下經濟模式,開展規模化種植,構建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推動兩岸在中藥材種植領域深度融合。他認為,泉州與臺灣在中醫藥領域淵源深厚,合作空間廣闊,還可實施閩臺中醫師“雙向” 醫師傳承項目,搭建閩臺中醫藥大健康研學合作平臺。此外,臺灣在預防醫學領域,不僅中醫盛行,功能醫學、運動醫學等亦具備完備體系與規范制度,建議整合泉州運動產業優勢資源,建設中醫健康管理中心、康養服務設施等,引入臺灣先進康養理念與技術,塑造獨具泉州特色的中醫藥康養品牌。
聽取完大家發言后,張毅恭表示,衷心感謝廣大鄉親關心支持家鄉建設,主動牽線搭橋,在城市宣傳、招商引資、公益事業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新的一年,泉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奮勇爭先、再上臺階”的要求,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全力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打好新時代新“僑牌”,引僑資、匯僑智、聚僑力,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希望大家當好“一國兩制”的堅定擁護者,系牢血脈親情紐帶,多做思想引領、凝聚共識的工作;當好家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抓住政策窗口期,積極參與產業、城市和民生等領域建設,與泉州同頻共振、互相成就;當好家鄉形象的有力宣傳者,幫助講好泉州故事,助力泉州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擴大海外朋友圈,助推更多泉州企業、產品、服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