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5日訊 (通訊員 薛繽勇 吳松巍 傅向東 閩南網 黃麗君)3月3日,由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泉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與各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協辦的第二屆泉州市高價值專利大賽圓滿落幕。當天下午,大賽頒獎儀式在泉州迎賓館舉行。
據悉,本屆大賽以“‘創’在泉州、共贏未來”為主題,聚焦高精尖產業,以智能制造、半導體和新材料三大領域為重點,共征集專利項目436件,覆蓋專利649件。大賽從專利“轉移轉化可行性、產業化能力、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個維度對參賽項目進行評價,經過項目征集、初賽、決賽等多個環節,最終評選出24個獲獎專利項目,其中金獎3名、銀獎6名、銅獎15名。
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李德雄參加頒獎儀式并致辭,他圍繞發揮獲獎項目效用、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主題,提出寫好新質生產力發展新篇章、推動產業發展攀升新能級、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新問卷等三方面意見。
頒獎儀式后,北京市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褚戰星、北京德恒(泉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建南,分別就《高價值專利挖掘與布局》《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及風險應對》進行講解,深入剖析高價值專利與科技成果轉化的實務操作要點,為企業“傳經授寶”。
專利等知識產權既是市場競爭的“剛需”,也是企業創新能力的“標配”。近年來,泉州市市場監管局著力推動知識產權資源要素的深度集聚,以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措施、高價值發明專利提升三年專項行動等為抓手,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好核心專利與外圍專利、重點專利與專利組合的統籌布局,不斷夯實專利在創新經濟中的“基石”作用。
本屆大賽作為泉州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創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影響力、含新量不斷攀升。吸引了福建、浙江、廣東、江蘇等全國各地參賽者報名,其中不乏三安光電、安踏、特步等市值千億、百億的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南京大學、東北大學等位列國家“雙一流”的知名高校。大賽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等主題,努力在發揮專利支撐效應,服務傳統產業煥新升級與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上謀求新突破,為行業技術進步注入新活力。以獲得本屆大賽銀獎的安踏(中國)有限公司“一種基于貓掌仿生的海島多功能發泡中底材料的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為例,該專利項目從籃球鞋中底減震與高彈難以兼顧的痛點出發,從貓掌特殊結構仿生的角度進行巧妙設計,實現彈跳時提供高能量回饋,落地時自適應地分散沖擊力。該項目已成功應用于安踏籃球鞋系列,自2023年投入量產以來,累計獲得50.51萬雙的訂單,終端籃球鞋銷售額超1.8億元。
“以賽聚智、以賽育企、以賽促用”是大賽的重要宗旨,為做好獲獎優質專利項目的轉化運用,寫好大賽結束后的“下半篇文章”,有關單位還將在總結第一屆大賽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多種形式的成果對接會,為第二屆大賽的參賽者和企業提供深層次的溝通平臺,推動獲獎項目在泉州的深度實施與落地轉化,更好發揮大賽在促進專利創新和成果轉化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