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獅市永寧鎮港邊村幸福院長者食堂收到5萬元捐款,用于充盈愛心午膳的運營經費。據了解,這是港邊村鄉賢李垂展先生響應泉州市移風易俗號召,簡辦父親喪葬事宜節省下的資金。
“這樣的美談佳話,在泉州比比皆是。‘喪事簡辦,通過做公益傳承孝道’已逐漸成為群眾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泉州市委文明辦鄉村文明工作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泉州市積極引導市民群眾轉變喪葬觀念,摒棄大操大辦、重殮厚葬、鋪張浪費等殯葬陋習,提倡文明節儉辦喪,孝老愛親、厚養薄葬等漸成文明新風尚。
過去,泉州傳統的葬禮儀式煩瑣,停柩時間久、造墓工程大、出葬隊伍長、宴席花銷高等問題長期存在,甚至還形成了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氣。
“以前那種風氣,真的讓大家苦不堪言。”老林是德化縣潯中鎮潯中村紅白理事會會長,理事會成員將“移風易俗文明操辦婚喪村規民約”編成“三字經”,配以快板誦讀,生動形象地宣傳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壽宴少辦、神事不辦的新風尚。
他告訴記者,有了明確的規矩,讓村里的殯葬模式大有不同,如今還基本實現村民統一到殯儀館辦喪,喪葬流程更加規范、便捷,并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每年村民因簡辦喪事可節約近百萬元,這筆錢可用于村民的生活改善、子女教育以及村莊產業發展等。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泉州通過倡議書發放、典型案例宣傳、志愿服務引導等方式,倡導群眾簡化喪葬流程、減少紙扎祭品使用,各地開展殯葬移風易俗活動1000余場。同時,全面推動“喪事簡辦”納入村(居)規民約,針對治喪時間、禮金數額等明確倡導性標準,目前已實現2559個村(社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全覆蓋。
見習記者 莊釗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