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閩南的潮水奔涌不息,南洋的風浪未曾停歇。在歷史的長河中,泉州華僑以赤子之心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教育橋梁。
舞劇《海的一半》以赤子之心為引,以家國情懷為幕,于4月6日晚在泉州大劇院開啟首輪全球巡演。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陳嘉庚長孫、亞洲影響力董事局名譽主席陳立人親臨現場,與相關領導嘉賓共同聆聽主創人員分享幕后的故事。
舞劇《海的一半》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文化交流部為指導單位,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廈門福南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鳳凰都市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是一部以華僑群體為戲劇主人翁、關于漂泊與故鄉的舞劇。該劇的主人翁“海庚”以愛國華僑陳嘉庚的傳奇經歷為藍本,展現出在國破家亡危難情勢中的赤子之心和勇毅篤行。
“在我的眼里,《海的一半》不僅是一首個人禮贊,更是對整個華僑群體在近代歷史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的深情致敬。”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編導、舞劇《海的一半》總編導、編舞林辰眼中,華僑對故土深切的情感認同、為華夏文明血脈賡續和生長做出的無私奉獻,是該劇的核心所在,也是團隊創作過程中最為動情的部分。
此前,林辰曾率主創團隊先后5次赴廈門、泉州、漳州等實地采風。走進學校、博物館、檔案館、古厝舊居,乘船顛簸下海……全面深入了解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和華僑群體的卓越貢獻,真切感受和體驗閩南風情風俗,實質性地夯實劇本內容,盡可能還原舊時風貌。獲獎無數的他坦言,為舞劇《海的一半》的創作、修改、排練付出了大量心血。“雖然是做一部華僑戲,但是他們的根在閩南,不能對閩南的文化不了解,所以我們很多的靈感都源于閩南文化,從音樂到服裝到他的某些行為模式的表達,比如說歃血為盟、敬香,龍回頭,都是帶有濃郁的閩南色彩。”在林辰看來,所謂美學,就是克制的精致,要簡約,有高級感,不去大面積渲染,這樣的內斂感是經得起慢慢品味的。
劇中的“海庚”飾演者盛浩哲和“阿蕓”飾演者劉潔都是首次來到福建,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閩南風情和溫暖的人情令他們印象深刻。而對“海賢”飾演者黃龍標來說,泉州則如同家一般親切,“回家”的喜悅溢于言表。
“泉州是祖父深情懷牽的熱土,是他畢生奉獻教育、播撒愛國火種的重要之地。能在這里見證這部以我爺爺嘉庚先生的傳奇人生為藍本的舞劇開啟全球巡演旅程,我的內心充滿感恩與自豪。 ”陳立人告訴記者,這是首次以舞劇的形式呈現陳嘉庚先生的故事,在去年首次聽聞該劇時,十分激動,“看了一小片段,形式十分新穎,更像是現代芭蕾舞和百老匯的結合,覺得演職人員非常盡心盡力,我想對每個演員說一聲‘謝謝’,鼓勵他們演繹得更好!”在陳立人看來, 舞劇《海的一半》全球巡演,是對嘉庚精神的一次深情回溯,更是向世界傳遞嘉庚精神的重要契機。“希望這部作品能讓更多同胞,尤其是年輕一代,感受到‘教育立國’的力量,并以此為紐帶,凝聚起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
福建省僑聯副主席,泉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溫錦輝認為,《海的一半》選擇在泉州首發,既是向華僑先輩致敬,更是以藝術為橋梁,讓世界看見敢拼會贏的泉商精神和戀祖愛鄉、甘于奉獻的華僑精神。“未來,我們將以《海的一半》巡演為契機,聯動全球僑社,推動華僑精神成為世界讀懂中國的文化符號,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華僑故事。”
據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運營總監、東方歌舞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介紹,出品方將以此為起點,前往福州、廈門、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并計劃在將來擇機進行國際巡演,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嘉庚精神。(記者 謝玉妹)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編導、舞劇《海的一半》總編導、編舞林辰(中)分享創作經驗。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演員、舞劇《海的一半》“海庚”飾演者盛浩哲(中)。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舞劇《海的一半》“海賢”飾演者黃龍標(中)。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演員、舞劇《海的一半》“阿蕓”飾演者劉潔(右)。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新聞發布會互動問答。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陳嘉庚光輝的一生》展板。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