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
據了解,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學雷鋒服務隊隸屬于機場黨委,成立于1996年,由機場各部門、各權屬公司職工組成,涵蓋安檢、值機、服務、醫療等多個崗位,現有隊員1994名,服務范圍輻射周邊多個鎮街社區,服務人口近萬人。
“多年來,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積極探索志愿服務體系化、項目化、品牌化、常態化路徑,將崗位學雷鋒和志愿服務融入日常,用愛心與專業,不斷充實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許黨恩表示。
保障旅客溫暖出行
“你好,我有個包找不到了,你們可以幫我找一下嗎?”近日,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航站樓內,一名旅客急匆匆地找到機場志愿者服務站,向志愿者尋求幫助。
接到求助后,正在值班的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學雷鋒服務隊隊長李鑌向旅客詳細了解丟失背包的款式、顏色等信息,隨后將相關信息發到工作群內,發動同事幫助尋找。不到10分鐘,就有同事在安檢通道發現丟失的背包,并將其送回旅客手中。
這樣的小事,每天都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上演。針對旅客丟失物品較常發生的狀況,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創新開展“為失物找失主”志愿服務行動,讓溫暖傳遞更加主動和及時。2024年,機場找回并歸還旅客遺失物品3204件。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1+15+N’機制,即以1個機場總隊為核心、15個黨支部分隊為支撐,以及N個班組小隊為基礎,形成覆蓋廣泛、響應迅速的服務體系,不斷擴大職工志愿服務參與面,志愿者注冊率和活動參與率均達100%。”許黨恩介紹。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模式,組織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的便民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首乘無憂”服務項目,為首乘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適、貼心的航空“初”服務;增設“晚到管家”服務,為趕時間的晚到旅客提供加急服務;打造“旅客暢行工程”,實現由“車找人”到“人找車”的模式轉變,提升疏港效率……
圍繞為旅客提供全流程、無縫銜接服務,重點關注行李分揀、地面交通、乘機引導等細節管理,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截至今年1月,服務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76200余人次,為失主找回16755件物品。創建“醫者仁心”等25個特色服務品牌及“海絲”等26個特色服務班組,打通服務旅客“最后一公里”。
服務百姓民生需求
身著紅馬甲和身披紅綬帶的機場學雷鋒服務隊成員,還活躍在基層和社區一線,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近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機務保障部黨支部志愿者走進晉江市磁灶鎮東山村敬老院,開展“守望鄰里”關愛老人活動?;顒又?,志愿者分工明確,有的拿起掃帚,仔細清掃地面,不放過任何一個衛生死角;有的則輕手輕腳地整理床鋪,將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為老人打造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志愿者還與老人互動,傾聽他們的過往經歷,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歡聲笑語在養老院里回蕩。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學雷鋒服務隊聚焦社會關切,始終將志愿服務同群眾需求緊密結合,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團委副書記黃阿旋介紹。
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志愿服務行動,提高公眾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開展“敬老從心開始,助老從我做起”活動,用真誠和熱情的服務為老人帶去溫暖和關愛;開展“環境整治我先行”活動,清理垃圾雜物,確保飛行區始終處于適航狀態……
機場志愿者還常年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基層和社區,開展法律咨詢、電路檢修、健康義診等一系列公益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和幫助,解決居民的實際問題,普及相關知識,累計服務33702人次。
“我們將繼續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注重常態化與重點時段相結合,探索志愿服務工作的新領域、新途徑、新方法,積極在服務設施上加碼、在服務流程上發力、在服務體系上提質、在人文關懷上用情,以實際行動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許黨恩表示。(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黃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