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3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文/圖)4月13日,2025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青少年AI機器人賽道(泉州賽區)在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火熱開賽,來自全市的946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開啟一場科技探索與創新實踐交織的精彩碰撞。
比賽現場
本次大賽以“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探索”為主題,設有機器人任務賽、機器人對抗賽和虛擬仿真機器人賽三個項目,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含中職校),覆蓋泉州市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在校學生。參賽隊伍由同一學校師生組成,每支隊伍由1-2名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組成,同一選手僅能報名一項賽道。
收集凈化濾芯、建立網絡守護屏障……在機器人對抗賽中,面對復雜的地圖和重重關卡,選手們巧妙運用計算機算法挑戰關卡、突破重圍,在精準的操控下,機器人在對抗中進攻、防守、反擊,精彩場面不斷;在機器人任務賽場,選手們全神貫注地操控著自己的機器人,指令下達精準迅速,機器人靈活地穿梭在場地中,完成各項復雜任務;在虛擬仿真機器人賽場,選手們全神貫注,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電腦設計并搭建出未來工廠和智慧圖書館的運營場景。
來自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舒嘉誠、蔡嘉禾組隊參與了機器人對抗賽,他們都對能編程控制的機器人十分感興趣。“我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接觸編程,每天大概有2-3的小時的學習時間,每當機器人在我的編程操控下,完成各種任務時,我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舒嘉誠說。在蔡嘉禾看來,這次比賽是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機器人比賽,但一開始還是會有些緊張,雖然比賽有壓力,但每一次解決難題,都讓我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比賽內容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注重考察學生的編程能力、邏輯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賽旨在進一步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通過任務挑戰、對抗競技和虛擬仿真等多種形式,為青少年搭建展示創新才能的舞臺。通過比賽,將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本次比賽由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泉州市教育局主辦,泉州市科技館、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泉州市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