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6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4月16日,“東方彩虹”輪順利靠泊泉州港石湖作業區,隨后裝載著泉州生產的紡織原料、日用品共255標箱前往越南、泰國。這也標志著泉州港又一條直達東南亞的外貿集裝箱航線開通運營,進一步豐富了泉州港的外貿物流通道,助力泉州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貿易合作。
圖為“東方彩虹”輪(楊冼冼 攝)
“東方彩虹”輪靠泊泉州港石湖作業區
本趟航線運載255標箱
“東方彩虹”輪由東方海外貨柜航運有限公司運營,航線掛港順序為“泉州-越南胡志明-泰國林查班”,投入4艘載重4萬噸的船舶進行周班運營,泉州港是該航線在國內唯一的停靠港。通過該航線,泉州至越南胡志明港航程時間僅需3天,至泰國林查班港僅需5天,為本地及江西等內陸腹地貨物進出口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成本,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務。
泰國地處中南半島中心位置,既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地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成為我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泰國最大貿易伙伴,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外資來源國,泰國也是中國游客首選出行目的地。
作為“海絲”起點城市的泉州,與泰國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據泉州海關統計,2024年泉州與泰國的外貿進出口額為60.4億元,同比增長6.6%,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鞋服、水產品、塑料制品等;主要進口農產品、食品、皮革制品等。
“這條航線開通后,可以讓國內的貨物更快捷地送到東南亞國家,一些需要運輸到歐美的貨物,也可以在東南亞中轉,助力‘泉州制造’從石湖港通達全世界。”石獅市交通和港口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建申表示,航線開通初期的貨源以服裝、小商品為主,接下來計劃引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光伏產品等。目前,泉州港運營的集裝箱國際航線通達菲律賓、印尼、日本、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此外,還開通了南非、印度、東帝汶、巴西、越南等流向的散雜貨航線,為泉州及周邊地區、江西等內陸地區產業出口提供便捷的港口物流環境。
近年來,泉州港持續優化港口營商環境,主動融入“絲路海運”發展,錦尚作業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石湖作業區新增泊位對外開放通過市級驗收,進一步拓展外貿貨物流向通道與增強貨源拓展能力;持續推動省市縣各級港口惠企政策落地,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加強港航合作,提高企業拓展航線積極性;積極拓展貨源腹地,與江西省撫州市建立“飛地港”合作關系,強化沿海港口與內陸腹地的產業協作、物流合作。同時,為保障航線順利開通,泉州港協同相關涉港部門,靠前服務做好船舶通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