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14日,在省腫瘤醫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隨著細胞分離機停止運轉,一袋20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采集完成,并第一時間被送往遠方的移植醫院,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延續生命的希望。三次配型,五年守候,捐獻者柳銓坤終于在此刻完成了這場漫長的“生命接力”。據介紹,這是福建省第502例、泉州市第47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柳銓坤來自泉州,是一名“00后”小伙。“年輕人是公益的主力軍,加入中華骨髓庫的人越多,患者能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柳銓坤告訴記者,他在18歲生日當天首次參與無償獻血,而后于2020年第二次前往血站嘗試捐獻血小板,成為中華骨髓庫的入庫志愿者。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目前已有5位“00后”成為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像他這樣三次堅持配合的捐獻者并不多見,他的毅力令人敬佩。”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醫護團隊都被柳銓坤堅定的捐獻意志和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此前,他曾分別在2022年、2024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但都因患者原因中止。每每想到,柳銓坤都感到十分失落,但從未放棄:“當初加入骨髓庫就是想救人,入庫到現在5年了,身體也漸漸不比從前,我怕后悔一輩子。”
今年2月,第三次配型成功的消息傳來,柳銓坤“火力全開”只為通過捐獻前的體檢:控制飲食,運動鍛煉,甚至減重了十余斤。初次體檢未達標,此后他遵循醫囑,一邊配合藥物治療,一邊繼續加強鍛煉,努力改善身體狀況。最終,經過專家的嚴格評估,體檢結果顯示“合格”時,柳銓坤才得以長舒一口氣。在他看來,能夠三次與三名不同的患者匹配成功,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4月11日,柳銓坤在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開始接受連續4天的“動員劑”注射。14日,歷經4小時左右的外周血循環采集,柳銓坤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這場跨越5年的“生命接力”畫上了圓滿句號。(記者 莊釗瀅 通訊員 丁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