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嘉賓黃丹丹人物名片:泉州七中英語教師。
2010年,由國家漢辦公派到日本京都交流教學一年,曾數(shù)次游覽過橫濱這座海港城市。
海外視角
外來文化色彩濃郁
城市精神和泉州相似
橫濱,最初只是東京灣畔的小漁村,1859年起開放為自由貿(mào)易港,1873年發(fā)展成日本最大的港口。
長期的對外開放,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涌進來,形成了橫濱最大的特色:開放包容又融合的文化,外來文化色彩十分濃郁。這一點,跟泉州特別相似。
橫濱善于利用臨港的優(yōu)勢。在城市建設上,它運用了許多跟海洋有關的元素,如臨海的摩天觀光輪、海洋塔、冰川丸郵輪等,風情萬分。銀杏大道旁便是著名的山下公園,它是填海造陸建成的,是日本最早的臨海公園。
整個城市功能劃分明確,大概可分為3個區(qū)域:日本人生活區(qū)、中國人生活的中區(qū)中華街和西方人生活的元町。三個區(qū)域建筑風格各異,文化也各具特色。
有意思的是,同一個石川町站,南出口完全是西洋風格,而北出口就到中華街。所以,在這里,你可以早晨喝中國早茶,中午吃西餐,晚上吃日本料理,一點也不突兀。
橫濱是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最具特色的就是每3年舉辦一屆的橫濱國際現(xiàn)代藝術展。得益于此,2004年,這座城市便制定了創(chuàng)意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經(jīng)常開展“把街道變成舞臺”藝術活動,無論何時,你總能瞧見各種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
漫步在城市街頭上,你能瞧見“進取”二字,這跟咱泉州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征集令
歡迎致電968111
聊聊橫濱和光州
8月26日,注定是一個載入泉州史冊的日子。中國泉州、日本橫濱、韓國光州,這3個名字并駕齊驅(qū),獲封首批東亞文化之都美譽。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從9月5日開啟大型策劃,講述了泉州《十大文化擂主》。今天,我們再次啟航,從三城大視野,尋找東亞文化魅力。
如果您曾到過橫濱和光州,或?qū)@兩地有所了解,歡迎致電海都熱線通968111,與我們分享當?shù)匚幕L土。(本網(wǎng)記者 陳麗娟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