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政協委員孫啟鵬:發展民宿集中區讓游客住進古大厝
游客住進閩南古大厝民宿,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地道閩南味。目前泉州中心市區共有5家民宿正在營業,分別位于華僑新村、西街、新街和堤后路等地,還有3家正在籌備中,大多是由泉州老城區的古大厝改造而成的。
建議進一步推動和規范民宿集中片區發展,當前先著力于西街和中山路這兩個民宿集中片區。首先,民宿集中分布,利于統一管理、規范經營,同時也方便游客,集中好找。其次,于開元、鯉中古巷群中發展民宿,有利于開發泉州歷史、戲曲、民俗文化體驗旅游,而在臨江古街巷,有利于開發泉州海絲文化、閩臺文化和傳統小吃體驗游。
此外,還應組建民宿協會,最好能成立專營民宿業務的公司。制定準入制度,在消防、衛生、安全等方面形成統一的規范,確保達標一個、審批一個。對符合條件的要支持和允許,對違規的要進行徹底整頓、取締。
鼓勵有實力的公司、小微企業、個人投入民宿業。民宿協會可以提供開辦民宿的相關咨詢服務,提供開辦民宿的手續服務,提供從業人員的培訓服務,包括安全、禮儀、衛生以及對閩南文化和主要景點的介紹等。此外,定期召開民宿業主聯席會,聽取業主的意見,并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匯報。利用行業主管部門赴外省市進行旅游推介的機會,多渠道宣傳民宿。
泉州市政協委員、鯉城區政協主席吳金球:參照廈門鼓浪嶼扶持民宿客棧發展
按照相關規定,設立家庭旅館須滿足的條件包括:家庭旅館須同時具備自有、自住、自營3個條件,主體建筑結構應為磚混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安全出口應符合要求等。
在泉州古城區,旅游民宿客棧多選擇在老巷舊宅,大部分采取租賃形式,與“三自”要求不符。且這些舊宅、古大厝大都為土木結構、磚石結構,先天條件難以符合房屋耐火等級、建筑安全等級要求,消防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普遍存在,很難通過部門審批,民宿客棧發展長期處于灰色地帶。
建議泉州市政府參照廈門對鼓浪嶼“家庭旅館”的政策扶持和規范引導。由市旅游部門牽頭,研究民宿客棧的特殊性質,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參考廈門管理方式,制定民宿客棧行業的服務標準,引導民宿客棧行業成立自治協會,強化內部監管。
此外,適當放寬部分前置審批條件。如“三自”要求,可適當放寬為“房屋產權自有或合法租賃”。消防和公安部門對擬開發為民宿客棧的,可適當放寬耐火等級、建筑工程竣工質量驗收證明等要求,指導業主在消防設施設備方面加強提升,在達標后出具審核意見書。
民盟泉州市委:保護利用名人故居挖掘“鋪境”文化、人居習俗
把西街打造成“城市會客廳”。
將西街定位為以開元寺為中心的特色旅游商品街,引導商家經營旅游工藝紀念品、土特產品、“老字號”產品等旅游商品,輔以特色餐飲。
進一步開發挖掘城心塔、狀元井等體現唐文化的旅游資源。對開元寺附近的古街巷,充分挖掘其中“鋪境”文化、人居習俗等文化內涵。同時,恢復原有儀式、節慶等習俗,刺激旅游需求。
此外,將西街的舊館驛手巾寮古民居、西街“洲紫新筑”、徐錦標故居、陳邦鏞故居等古民居,按照修舊如初的原則進行保護利用。例如,在古民居中引入民族器樂演奏廳、小型專題民俗展示館、茶葉博物館、素食館等,并輔以泉州講古、木偶、南音、南戲等傳統表演,或設立民居式酒店、客棧。(本網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