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6日訊 昨天下午的政協分組討論會,開到一半,泉州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主委陳益突然發現,小組會共該列席10人,只來了3人,該列席的政府部門也沒來。
她忍不住打斷委員發言,插話道:“很多政協委員發言很有見地,但是相關的部門不來,怎能聽得到一些反饋?”
“同意!”小組30多人齊聲附議。
“政協不說真話,就沒地方說。政協就是要敢講話、敢說真話。許多反映的問題,也許現在解決不了,但只要出發點是好的,為了社會進步、為了人民好,就要敢講、要講。”陳益的這一番話,也要讓現場很多委員都有了同感。
陳益說,今年的會風小清新,鮮花等繁文縟節都取消了,再比如取消警車開道等,沒這特權,很好,大家也都比較喜歡這樣的形式。她說,開會也不必都開那么長,政協主席楊俊峰的報告,頭尾用不到40分鐘,但還很實在,政協發揮了什么作用,取得什么樣的成果,大家能一目了然。
“政協沒錢,也沒權,你去推動事情,會遇到很多解決不了的”,陳益說,這也是政協工作的一大難處,好在政協委員們能夠堅持呼吁,一些民生事項最終得以改善。她舉了個例子,整治晉江下游河道采砂,比較難辦,政協主席屢次帶隊督查,也只是緩解很多,沒法徹底解決。還有那雨污分流的,也是頑疾,但政協還是要有耐心,一直關注。
她補充說,政協又是一個好的平臺,能反映社情民意,政協委員也要多投入做公益事業。去年政協幫扶少數民族貧困村時,每個人都努力為貧困村爭取資源,到處去化緣,最終籌到一筆錢,“這就是體現政協委員的價值所在。”
談到現在政協和政府部門的互動,她還提議,目前很多重大事項和規劃,都是政府定好,之后再報人大和政協協商。這個今后要改一改,人大、政協要協商在前,協商要在決策當中。
這不是陳益首次“開炮”。她所在的組別中,委員們都很喜歡這位“愛放炮”的副主席。有委員說,陳益曾在南安市當了10年副市長,對民生問題了解多,性格也開朗,“所以比較敢講”。
還有委員透露,陳益還是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在省里開會時發言,也很敢于提出批評的意見,“我們都要向她學習”。
蔡惠綿才大學畢業不久(資料圖片)
最年輕的委員蔡惠綿:
年輕人接觸和關注的,跟老委員不一樣
政協委員都是中年人?錯,昨天記者就遇到了一個跟記者年紀一樣大的女生。
她叫蔡惠綿,1988年出生,26歲,大學畢業才3年多,穿得干凈利索,是今年最年輕的委員。
她坦率地說,自己“還是比較年輕,學歷和經歷都比較有限,也從沒開過這種會,這次主要是來學習的”。不過,她也說年輕人有自己的優勢,“現在社會變化很快,年輕人所接觸和關注的跟老委員不一樣,能從微博、微信上獲取信息,關注的東西也比較新、及時”。
蔡惠綿還是匯豐置業(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她說,她今年準備提交的案子,主要是針對酒店服務業的。
“我從事的是服務業,所以我也比較懂這一塊。”她分析說,泉州獲評東亞文化之都,旅游業會大加發展;未來幾年,面對越來越多的游客,泉州應提早在酒店服務方面做準備。目前很多酒店服務員不足,服務員是大媽級的,質量要提高。她建議,泉州一些中高專學校可跟酒店合作,增設旅游、酒店管理等專業,把酒店服務做得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