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建議
1.車站遷與不遷
@亞東亞東:客運中心站中巴站外拉客無外乎旅客圖方便,票價比站內便宜,以及站外拉客可以不打票省了稅錢,故站外拉客的行為跟“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有很大的關系,翻看了下新聞,2010年就有8輛違規中巴被處罰1000元的新聞。如今亂象依舊,監管部門責任不可推卸,可否將其與管理者政績和運營者的收入掛鉤。
@白水叄點川:其實,只要完善我們的公交系統,這些中巴是可以取締的。但前提是政府愿意為公交加大財政補貼,由市區開往泉港、安溪、永春、德化城區的長途公交不無可能。既為“公交”,就不會四處拉客了,而原有的中巴亦在競爭中處劣勢,自然而然地退出市場。
@楊毅:車站是最應該外遷的。找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建樞紐站,和城市公交接駁,做成集散地最大限度的分流旅客,大型車輛全部禁入市區內。把老城區的車站改成開放式公園,改成公交站點或停車場,把空間多退讓給百姓。
Mr_榤卋鞤:支持中心站外遷,原因非常簡單:堵得跟麻花似的,特別是節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可以考慮限流、分流、設置地下通道。
2.交通和物流規劃
@Red-ctH:希望能在所有紅綠燈旁安裝一個倒數計時器,避免司機因為綠轉紅怕扣分急剎車而導致追尾事故!
@WYY王爺爺:希望多開幾趟經過城東中學的公交車。目前經過城東中學站的只有210,210又是好久一班車。城東中學的學生坐公交只能到華僑大學,然后再走城東街到達學校,而且324國道又在修路,城東的娃危險!
@小胖紙Jeff:市區的車越來越多,堵車的情況也日漸平常,在鼓勵綠色出行的今天,希望泉州的公交車能更給力點,線路更多些,比如從安吉路到浮橋的線路更多些,價格降些,早日實現市區內一元票價,有些線路下班太早了,下午5點半就沒車了,比我們下班時間都早。
@時光無言:加快成洲工業區的改造。如今這里占據著市中心黃金地段,大部分原來的工廠已經搬遷,由于距離客運站較近,這里這幾年儼然成了各種物流公司的根據地。現在周邊幾個小區入住率很高,但這些物流業把周邊居民吵得無法休息。建議在泉州市區周邊發展整齊規劃的物流集散地,把現有集中在寶洲街、成洲工業區附近及泉秀街坪山路的物流運輸搬遷過去,分流市中心交通壓力,分離住宅區和工業區,提高市民生活質量。
3.公園及景區建設
@羽巖:臨漳門和石筍公園開發利用:借石筍公園的獨特環境,從公園設置小搖船穿過防洪堤進入臨漳門游覽,城樓上展示泉州歷史文化。把防洪堤城內的店面集中開設泉州大排檔,堤壩周邊環境優美,且不影響周邊民眾生活,停車方便,還可以帶動新門街的繁華,鯉城區政府值得推敲。
@茶語道心:作為5A景區的一部分,南少林從山門到寺內灰塵滾滾,是否應該加強門面建設,多少外地人慕名而來,南少林本身是重建建筑,缺乏古味,看到這種環境不免大失所望啊。
@泉州小小柯:豐澤區清源街道后茂社區、環清社區、環山社區這3個社區有很多早期石頭房,什么時候可以改造?3個社區地處清源山風景區周邊,應該重點改造,提升整體旅游價值,而不是現在的城中村。(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