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持人:東海目前是否該增設更多線路?如何加強各組團與東海的公交車聯系?
陳篤恒:經常聽到有人反映,要到東海開會坐車不方便。隨著公車禁令的發布,越來越多人買了車(話外音:據記者從泉州市交警部門了解,目前全市汽車保有量近79萬輛,其中中心市區約有17.5萬輛)。如果公交車能通過公交線路整合、合理優化,增加到東海的線路趟次,提高準點率,那么會有更多人出行辦事或上班,選擇乘坐公交。
林永連:目前,市區到東海公交線路有8條,這些線路都經過東海泉州市新行政中心、海星小區。從目前摸底來看,運力充足,甚至有些過剩。考慮到上班族、上學群公交車需求,K1線還開通夜班公交車。另外已規劃一條東海至洛江的公交線路,預計上半年開通。這條公交線路走向是洛江區政府-安吉路-北山隧道-泉州市新行政中心-泉州師院,這條線路開通后,將方便東海與洛江、城東的聯系。
邱孟洲:經濟發展了,公交也要跟上。這個地方在開發,不久肯定會繁榮,所以公交即使虧本也要先開,這該作為泉州公交線路規劃的指導思想。現在政府在公交這一塊一定要多投入,多投入泉州的交通才有希望。
駱強:關于東海片區,林副總其實都有講到,已經開通了不少。接下去,我們也會相適應地根據需求,陸續開通公交,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
主持人:環泉州灣建設,各組團聯系更緊密,是否將增設公交車,并取代客運班車?
施蓬勃:環泉州灣立體交通網絡已逐漸形成,建立加強組團間公交聯系將是趨勢。目前,泉州公交規劃仍比較滯后,建議應多增加市區到晉江石獅以及各組團間的公交聯系,公交車輻射范圍涉及泉州環灣規劃的980平方公里。我建議規劃BRT或輕軌地鐵,讓組團間聯系更加密切和便利。
陳篤恒:公交不應只是公交公司、交通委的事,其他相關部門都應主動配合,畢竟這是民生工程,尤其是泉州經濟總量全省前列,更應加大公交投入惠及市民,如實行公交一元票制。
駱強:2012年,為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改善市民出行,市政府專門制定一套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以泉州市交通委為主,編制了兩個規劃,分別是《優化泉州市中心市區公交線網規劃》、《環泉州灣公交發展規劃》,歷經一年多的修改,現在這兩個規劃基本上定稿了。
規劃中,已經把江濱路以及東海片區這些線路的盲點重新大布局,優化、新增線路方面總共規劃了71條線路,另外,還設置了50條線路,主要聯系各個組團。
公交車相比于客運班車的優勢,大家應該都能體會。票價便宜、大站停靠速度快,市民都很歡迎。因此公交車取代客運班車是遲早的事,但這一問題最關鍵的是客運班線經營時限的問題,因為新線路開通勢必會與客運班線產生沖突。但客運班線有經營權的時間,等這些客運班線經營時限滿了以后,這些班線的經營權要重新上交,之后采用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一沖突。所以要取代客運班車,還要一定時間。(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