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0日訊 泉州市區江濱北路,近20公里路程,布局一連串的公園,卻沒有一條可通達的公交線路。去年12月26日,本網兩會前哨相關報道,引起代表委員關注,這一問題被帶入兩會。【泉州江濱北路20公里一趟無公交 6大公園難以抵達】
泉州市新行政中心、市直部門大多數搬到東海,不少政府工作人員和市民反映,往東海上班、辦事乘公交車仍不方便。
隨著環泉州灣的建設,公交也被認為應該成為聯系各組團之間重要的交通主力。
近幾年來,解決上述公交問題的呼聲越來越高。昨日,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海都有約”,邀請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泉州市交通委公交科科長、泉州市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營運部副總經理,以及一位市民代表,一起暢聊泉州公交線路的布局和優化問題。
討論嘉賓
1.
主持人:江濱北路近20公里都沒有公交車,該不該開?需不需要開旅游專線?
邱孟洲:濱海公園剛建成的時候,我跟很多人一樣,都很想去。但濱海到海景國際花園這條路,一輛公交車都沒有,非常不方便。公園是老百姓常去休閑的地方,如果不開通公交,辛辛苦苦建起來的公園不就浪費了。
我覺得一定要開通專門的旅游線路。泉州去年剛獲批東亞文化之都,今后來泉的游客肯定越來越多。據我所知,目前,泉州只有601、602兩條旅游線路,經過的景點也就只有兩個,很單一,對宣傳整個泉州是一種損失。應該開通專門的旅游線路,不僅要把江濱北路的這幾個公園涵蓋進來,還要把泉州那么多的旅游景點串起來。
這樣對本地人來說,到幾個景點休閑娛樂都很方便;對外地游客來說,直接坐公交車就能游完泉州,既方便他們了解泉州,又提升了泉州的形象,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車方面,除了大巴士,可以多買一點小型的客車。
陳篤恒:泉州江濱北路相當于廈門的環島路,且周邊多個樓盤興起。近幾年,江濱路持續升溫,車輛也越來越多。有人擔心,開通江濱北路公交車,可能客流量不大,會影響運營成本,但反過來想,如果你開通了線路,自然慢慢會有人流量,這也是引鳳入巢的一種方式。
施蓬勃:我覺得很有必要開設這條公交線路,如今江濱北路周邊不少樓盤在建或已投用。如10多萬平方米的沉洲花園,業主已陸續入住。另有在建天峰小區,建成投用的海景花園等。現在江濱路常出現擁堵,源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已搬至東海,晉江兩岸也已繁榮。我覺得車流量擁堵的地方意味著有人流量,應該多設公交線路。
駱強:如果純粹在江濱路上開一條公交線路,還不太現實。目前,人流方面有較多增加的,比如豐海路,已經有人開始進駐了,人流量大了,開通就有必要了。去年12月31日,剛剛開通的K301路公交,起點海星小區,終點清濛獅子山公交站,途經府東路、豐海路等,豐海路就把你們說的濱海公園、天峰等幾個盲點都覆蓋到了。在沒形成人流之前,就把公交給開了,恐怕是一個資源的浪費。因為公交畢竟還是虧損企業,恐怕耗不起。有人流公交車進駐就容易,我覺得開通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
接下去,江濱路上還會陸續開通一些相關線路,比如南益鯉景灣到泉州客運中心站,這些我們都有考慮,確切說已經規劃出來了。但因為規劃目前還未按相應程序研究決定,所以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
林永連:開通公交線路,需具備公交首末站等相關配套設備,考慮首末客流方向。如是人流密集點,只要有公交需求,即使不在規劃也將納入線路開通范疇。上月30日,剛開通東海至清濛的公交車,便有經過濱海公園。旅游專線已開通601、602路,當然也會考慮江濱路與周邊旅游景點串聯,開設新的公交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