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7日訊 這些天,在西街規劃展展館內,西街街坊,在航拍圖上尋找著自己的家。
那翹起的屋角,那磚紅的古墻,那通透的天井……
那古早味的生活,那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那熱情淳樸的厝邊情……
凝聚無數西街人的鄉愁,因此,無論去了多遠,他們都要回西街古厝過年。因為這里,才是他們真正的家。
馬年春節,本網“西街復興·全家福”特別策劃,走訪了10個西街家庭,為他們免費拍攝全家福。
“全家福”,影像版的家譜。從西街出發,開枝散葉,并最終回到這里,歡聚一堂。西街血脈,就在這一家一族的團聚中延續。
目前,本網已將這10張全家福免費沖洗為16寸放大照,今起將陸續送到這10個家庭手中,掛上古厝廳堂。希望那幸福的定格,能留住家的美好,留住西街一代又一代的故事。
時間:馬年正月初十
地點:西街會通巷
人物:71歲李烏瑞一家16口,四世同堂
一張合照 一等就35年
還有五位家庭成員沒能趕上這張全家福,“沒事,下次補上好了”
正月初七,上午10點多,天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李烏瑞阿婆和老伴坐在屋里看電視。突然,腳邊的小狗豎起了耳朵,緊接著,躥了出去,在門口愉悅地搖著尾巴。這時,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母啊,我回來了。”原來,是大女兒謝月娥過來探望母親了。
這些年來,月娥早已習慣每天早上過來娘家看看父母。月娥有一弟一妹,姐弟三人有一種不用言語的默契:大姐和二姐從來不會同時外出旅游,而小弟謝敬雄總是哪都不去,陪著父母。
今年大年初一晚,月娥一家就外出旅游,年初二沒能回娘家看看父母,她有些愧疚。特別是這幾天天氣冷,又下著雨,擔心母親的心臟病又犯了,她剛一回泉州,顧不上休息,就和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娘家門口。
趁著這次本網拍攝全家福的機會,雄啊積極地召集著全家人。
沒想到,初十當天,二姐一家都得值班,錯過了這次的拍攝,再加上妻子及大姐夫也出門在外,雄啊數了數,還差5個。“沒事,下次補上好了。”一家人笑道。為了這次拍攝,大外孫女和她的小女兒還穿上了親子裝,大家還叫喚著狗狗,笑稱這也是家庭成員之一呢。
提起子孫,李阿婆一臉的自豪,她笑著說,子孫都很孝順。二女兒工作雖然忙,可仍然每天傍晚下班后,都會到這里來看看老母親,再回自己家做飯。每逢初一、十五,兩個女兒都過來古厝幫忙打掃,如果大女兒沒空的話,懂事的大外孫女就替媽媽過來,從不間斷。小兒子雄啊就更別提了,每日都要在這里照顧父母吃完三餐才放心回家。前不久,雄啊買了房子,還邀父母搬過去同住。但李阿婆還是喜歡呆在古厝里,自己在這住了大半輩子,這里花花草草也多,有空還能跟鄰居話話仙,套房里連太陽都曬不到,哪有這里舒服。
雄啊還記得,一家人上一次拍全家福已經是35年前的事。只是,1999年西街的那場大水,家里也遭了殃,那張全家福被水泡壞了,就連父母的結婚證書,也在那場大水中沒了,距今已經15年。
雄啊一直很遺憾。事隔這么多年后,家里一直沒拍過全家福。時間過得實在太快,自己小孩都14歲了,外甥也有了兒女。
雄啊想,借著這次拍全家福的機會,加上紅燈籠、古厝、火紅的春聯,拍起來肯定特別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