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就這樣,如靜默電影一般生活了二十幾年
閩南網(wǎng)4月1日訊 不識一字、不懂手語,北峰啞巴清潔工27年前嫁到泉州,至今沒有戶口,好在有個話不多但懂得疼人的丈夫
她是個啞巴,不會說一句話,不認得一個字,連手語也不懂,她沒有戶口,甚至連真正的名字都沒有,因為夫家姓梁,“梁啞巴”便是她唯一的稱呼。
27年前,她嫁到泉州北峰霞美,至今,她還沒能找著自己的娘家。如今她已經(jīng)50多歲了。
多年來,她的生活像部默劇。與丈夫20多年形成的默契,雙方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幾乎成了交流的全部。
在市場里買東西,她需要用手反復(fù)比劃,商家才能會意。好奇心強的她,啥事都愛看,看了后,她想告訴厝邊們,可她說不出話,常常比劃半天,其他人也不甚明白,最后,她“說”得自己樂、自己笑……
她是個很愛笑的女人,在社區(qū)掃地時,每次遇到熟人,都會笑得很燦爛地打招呼,不過,想想啞巴的身世和遭遇,其他人卻笑不出來。她連戶口都沒有,辦不了醫(yī)保、社保,再過幾年,上了60歲,社區(qū)給老人的福利金她也難領(lǐng)到。與戶口緊密相連的娘家,家人都相信她心里還是會懷念,但是,誰也不知道,她的娘家到底在哪。
【身世】
不知何許人
媒人帶她到泉州
看到熟悉的人,她習(xí)慣性露出燦爛的笑容
喧囂的豐澤北峰霞美菜市場,“梁啞巴”的一天從這里開始。3月26日一大早,她身披橙色清潔工服,頭頂扎了塊粉色頭巾,從市場邊掃起,再掃幾條社區(qū)道路。她家境困難,居委會為了照顧她,將這份清潔工的活給了她,每月多少會有些收入。
8點多,掃完了地,她又推著三輪車,走回菜市場。這里的攤販都認識她,她笑著招手,大家點頭回應(yīng)。她跟一個攤販比劃,比了兩下,攤販秤了東西給她?!罢J識久了,她比什么,我們能猜出幾分?!痹谥貞c人潘先生攤上,她買了兩塊錢米粉。起初,啞巴得反復(fù)比劃,接觸久了,攤販們能看懂啞巴的幾個簡單動作。
攤販們都知道她家困難,沒賣完的菜,常送點給她。掃地時,65歲的鄰居謝阿姨朝她招手,老人提了袋饅頭給她。老人跟啞巴的婆婆關(guān)系較好,也很疼啞巴,“啞巴家里窮,每次煮東西,我會多煮一些送她”。
提起她的身世,熟識的厝邊都會為她的遭遇感嘆。
27年前,啞巴的丈夫梁建星因為家里窮,討不到老婆,爸媽整日發(fā)愁。后來,有位媒人帶著啞巴來介紹,爸媽高興不已,急忙籌了2000元給媒人,給梁建星成了家。她就這樣留下來,婆婆給她取了梁啞巴的稱呼。
結(jié)婚4年后,他們到南安一戶人家,抱養(yǎng)了一個女孩。3年后,她又生下一個男孩,也是聾啞人。如今,女孩已經(jīng)24歲,當(dāng)上了幼兒園老師。可如今已20歲的兒子,令她和丈夫煩惱不已?!皟鹤記]讀書了,也沒工作,整天游手好閑?!闭f起兒子,梁建星無奈地搖搖頭。這幾年,他患了一身的病,低血壓、動脈硬化,還常常頭暈,干不了什么活。如今,一家子的生活,都是小叔子梁建編幫忙打理的。小叔子在工廠打工,外面兼做了點生意,每天從早忙到玩,一個月的收入四五千元,卻要養(yǎng)起兩個家。女兒和兒子讀書時,學(xué)費都是小叔子幫忙交的。他還經(jīng)常給他們買魚買肉,每個月還會給哥哥三五百元醫(y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