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父子正在很用心地研究如何做陶杯
閩南網5月4日訊 “我捏了一個杯子,要給媽媽喝水用的”、“我刻了一個心形,謝謝媽媽”……昨日,在183藝術銘藝工坊陶藝美術培訓基地,65名海都小記者一會兒捏泥巴、一會兒制陶胚,給媽媽們送上最有愛的禮物。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海都報與183藝術銘藝工坊陶藝美術培訓基地共同推出親子手制陶藝活動,讓海都小記者們親手設計親手燒制,既體驗“玩泥巴”快樂,又給媽媽送上難忘的感恩小禮物。
大人小孩玩泥巴
一起動手做陶杯
小女孩在陶杯上刻上“張”字
“我要做一個陶杯給媽媽喝水”、“我要捏一個筆筒,放到媽媽辦公桌上”,活動一開始,小記者們就按捺不住地比拼起創意來。
來自南安市洪瀨三實小的王馨悅做的是一個陶杯。和別人不同的是,她不僅在陶杯上繪制了精美的圖案,還捏了兩朵玫瑰作為陶杯的配飾。更有趣的是,她和媽媽還合手,一起捏出六個骰子,“等中秋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就可以用這個搖骰子啦”。和她一起參加活動的小伙伴黃恩達則做了“蘑菇一家子”,作為自己一家的“家庭名片”,“最大朵蘑菇的是爸爸,中間這朵是媽媽,這朵最小的就是我”。
孩子們的作品展示,有蘑菇、骰子等
而來自泉州晉光小學的許影筠,從制作裝飾、拉胚再到放裝飾和整體修飾一系列動作,都是和媽媽合作完成的,母女倆不顧頭上、臉上和衣服上的泥巴,玩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一個個性化的陶杯從她們手中變了出來。
眼看著獨一無二的作品陸續成形后,海都小記者們個個都很興奮。不過最后一個環節,在作品上刻祝福語這一環節難倒不少小記者。是寫最簡單的祝福語呢?還是將一家三口的笑臉畫上去呢?不少海都小記者轉頭向爸爸媽媽“求助”,現場的家長們則發話要他們“自己發揮想象能力”。
聽完家長們的話,海都小記者們盯著手中的作品,埋頭苦思。晉光小學的陳心甜想了許久,刻下了“祝媽媽節日快樂”;而通政小學的顏雯馨則利用自己的畫畫專長,在陶杯上畫上媽媽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