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路過紅燈區”
第4天見面,小龍和前幾次不同:會主動提問題;聊到他感興趣的話題,會興奮地笑起來。
小龍尤其提到,他一次“路過”某個按摩店并被拉進去的情形。
“你是主動路過的吧?”“是,網上搜到,就專門去路過的”。
小龍說,他自己很少出門,所以并不知道哪里有紅燈區。之后,他在百度里搜索“泉州掃黃”、“泉州嫖娼”,發現這幾個地方有,特意去嘗試的。接著,他指著一篇新聞說,“為什么我沒被抓?”他反問記者:“這新聞是假的吧?我都沒被抓,肯定是假的。”
2012年8月,小龍說自己牙齒疼,但爸媽不肯帶他去換貴的種植牙。這次,他把4個月前陳霞剛買給他的金項鏈賣給當鋪,原價1.4萬元,賤賣9600元,去了按摩店。
小龍對于去按摩店的另外的解釋是,爸媽不給他零花錢,他故意去的。
這些經歷,都記錄在小龍寫下的10多張保證書。陳霞說,這么多年,他毀掉了十幾萬元。
一點點難得的進步
6月22日下午,和記者第二次見面后,小龍出去找工作了。當天下午,在老王的陪伴下,小龍在住所附近,找了一個寫字樓。他進去問寫字樓內的公司是否要招工。
問了五六家,都沒人要招工,小龍悻悻而歸。“雖然聲音很小,但他有自己去問。”老王看到了小龍難得的進步。第4次見小龍時,他已在網上搜招聘啟事,還撥通其中一個電話,只是對方已關機。
相處久了,記者讓他說話不能斜視,他終于轉過椅子,但直視也沒幾秒,眼神旋即滑開。
“我不喜歡盯著別人看。”小龍解釋,“每個人性格不一樣,聲音大小也不一樣。”
對于未來,小龍還是缺乏具體概念。繼續讀書、考公務員、當白領、打工……4天給了4個回答,但都是概念性的。
“我可能有一點小問題,但不知道是什么問題”,小龍總結說,“可能需要一些改變”。
他還是糾結于各種“網上說”。“網上說,找工作要大學文憑,我是找不到工作的。”當記者告訴他,不少行業也有很多非本科生時,小龍沒有說話,但顯然他并沒有聽進去。
關于愛的兩次對話
見面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記者問了小龍兩個“愛”的問題。但在小龍心中,愛與不愛,歸根結底,就是給不給錢、買不買東西的問題。
記者:你愛爸爸媽媽嗎?
小龍:愛。
記者:怎么愛?
小龍:他們老了,如果退休金不夠,我會給。
記者:你認為,爸媽愛你嗎?
小龍:不愛。
記者:為什么呢?
小龍:他們不拿錢給我看病(指換種植牙),零花錢控制很嚴。
記者:你媽媽每天讓你點餐,你爸晚上去陪你,去拘留所接你,不是愛嗎?
小龍:這不是愛。如果愛,為什么不給我很多零花錢。
記者:你覺得,爸媽該養你到什么時候?
小龍:25歲后。因為他們沒有給我上大學,大學生也是要那時才出來工作。
記者:你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小龍:買東西吃,買飲料,還有其他的一些消費……
記者:如果以后找工作,想找什么樣的?
小龍:白領。
記者:你覺得白領是怎么樣的?
小龍:白領在辦公室吹空調,工資很高。
記者:你怎么知道的?
小龍:我上網看過新聞。
記者:但也有新聞說,很多白領,工作辛苦,壓力又大。
小龍:那就當公務員。
記者:為什么?
小龍:網上說,公務員最好,其次是事業單位,然后是國企。
隱藏在內心的獨白
“以前不懂事,做了些不好的事”
小龍說,有些話,有些道歉,他藏了很多年,從沒有對父母說過。
打媽媽對嗎?小龍想了想,說,“以前不懂事,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說起以前拿刀傷爸爸的事,小龍也耿耿于懷:“我不知道,能不能被他原諒。”
他說,初中時也想戒網,知道這樣不好,但沒法控制自己。
多年以后,小龍如今對小時候放掉家里的煤氣、亂賣東西的說辭是,爸媽不給他錢,他想讓爸媽損失更多,讓他們心疼、生氣。
“搬出來,可能他們有點嫌棄我”
小龍盯著電腦屏幕,呆呆地說,自己希望可以跟家人住在一起。
“我想,他們把我搬出來,是有一點嫌棄我的,我的一些行為,沒有得到原諒。”
搬出來后,小龍覺得自己被拋棄了。曾有幾次,他提出要回家,遭到拒絕,“家人說,家里的房子都賣掉了,但我不相信。他們肯定是不想讓我回去。”
說起是否想搬回去時,小龍有些猶豫。他說以前很想,現在不知道了,“一個人住自由。”
而老王夫妻,對于是否馬上接回小龍,還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