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周刊第一期
一個非典型啃老青年
發刊詞
讓閱讀更有力量
先哲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毫無價值。”
只有審視,才能明白事件背后的倫理;只有審視,才能扯開現實表面的遮蔽;只有審視,才能享受思維的樂趣,形成觀點與看法。我們在審視中探尋真相,我們在審視中了解世界。
以文字表現出來的審視,叫做深讀。在這個信息龐雜的時代,我們希望能改變您的閱讀態度,把閱讀變成悅讀,一種更有力量的閱讀。我們想證明給大家,深讀,是一種主義,很潮。
它集納了閱讀主義和生活主義為一體。因為我們深知,一切以閱讀為主打的產品,必須在每個字句上都要跟讀者發生深層次關系,這,才是讀者的立場。
所以,深讀,是一種冷靜的視角,是一番成熟的思辨。我們為您挖掘事件背后的細節,我們為您提供獨到的生活觀點,我們為您串聯起一切關鍵的故事環節,我們將用故事再現新聞,用邏輯還原事實,用觀點提升思維,我們鼓勵高端的思想,我們也講求樸素的原味,我們更希望弘揚一種向上的力量。
您手里現在打開的,只是一個開始。今起的每個星期一,我們都將為您奉上一期這樣的《深讀周刊》。區別于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希望它帶給您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冷酷,那是陪伴您一起去審視一切的力量。(海都報新聞編輯部)
一個非典型啃老青年
每天三頓需“點餐”,初中開始被父母分居,為了要錢砍傷父親,逼得父親寫下遺書
10天前,記者一開始接觸小龍,他都是斜著眼用眼角的余光看人,話很少
閩南網6月30日訊 陳霞最懷念的時光,到兒子12歲為止。那之后,所有的美好,瞬間變成沉重包袱。
小龍,從小長得白凈清秀,個子也長得快。父親老王喜歡帶他出門,別人叫他“小帥哥”。
“他童年時,有什么異樣嗎?”記者問。
“就是調皮,但是活潑啊!”老王夫婦愣了,因為孩子現在全變了:如今沉默寡言,不工作,只知道要錢,為了錢曾砍傷老王,6月12日還毆打母親陳霞,最終被拘留5日。
“我怎么會遇到這種兒子?!”老王夫妻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老王在單位還是中層領導干部。如今,成年卻不能獨立生活的小龍,成為他們越來越沉重的心病。
連日采訪中,記者發現,和其他好吃懶做的啃老族不同,小龍的啃老有著獨特的原因。
10年來,每頓飯都要點菜
小龍上幼兒園時,有一次把老師做的一個紙板道具撕成兩半。那時,老王親手將道具粘好,向老師道歉,但一點兒也沒有責怪孩子。他覺得,兒子活潑一點好。
老王從來不敢想,這么活潑的孩子怎么會變得沉默寡言,不愿與人接觸。
陳霞第一次感覺兒子“變壞了”,是小龍讀五年級的一天,他突然說自己穿的是地攤貨。
“地攤貨?”陳霞驚訝地說,兒子穿得不比同學們差,而且這么多年從來沒提過這種要求。
事后多年,陳霞覺得,兒子在物質上變得挑剔,可能和一個親戚有關。因為小龍常去她家,一次回來說,親戚告訴他“看你面黃肌瘦的,你家舍不得買吃的”。
親戚家里有錢。每次小龍到她家,都會得到10塊零花錢。親戚會用海鮮招待他,這是小龍至今覺得最好的美味,“吃的要最好的,穿的也要最好的。爸媽不這樣,就是小氣”。
這幾句話,小龍也是一直記著。他不想工作,這也是脫口而出的理由。
小龍回家就要求買好衣服,家人并未在意。小龍的應對讓陳霞嚇壞了——趁陳霞下樓,把家里的空調、電燈、水龍頭都打開。陳霞聞到一屋子的煤氣味,才發現連煤氣罐都被打開了。
陳霞只好答應小龍的要求:買好衣服,每頓吃什么也事先經小龍點餐。
陳霞覺得,給孩子吃好點也沒關系。但一旦沒做好,就會出事。陳霞記得,有一次,小龍要吃炒豆芽,當天她下班晚,找了五六個菜市場也沒買到,最后只能讓小龍到飯店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