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5日訊 市區老舊小區的綠化,因為“地少、錢少、管理少”,屢屢出現綠地為車位讓步、現有綠地成衛生死角等問題。如何處理好“綠地之爭”,成了很多老舊小區的大難題。
建成已25年的汀洲新村,綠化精致美觀
豐澤區泉秀街道的泉淮社區,下轄的汀洲新村和大淮新村兩個小區,建成至今已有25年,它們的綠化景觀卻保持不錯。近日,泉淮社區的書記、主任林志忍與我們分享了小區綠化的心得。
不僅如此,林志忍還表示,想讓這兩個小區成為老舊小區換新綠的試點。為此,他主動提出要參加今日舉行的城市綠化座談會,聽聽園林專家的意見,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
自海都報聯合泉州市園林管理局、泉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推出“綠滿刺桐城”特別策劃以來,市民反響積極熱烈。今日下午,在海都報舉行的城市綠化座談會,不少市民報名參加,市園林局、考評中心、城鄉規劃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都將到場。
海都報也請來了泉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園林專家,共同商談如何突破泉州城市綠化如今的瓶頸,實施更具創新的綠化措施。
事件
樓下綠化被鏟
原是改造衛生死角
12日上午,住在汀洲新村小區的鄭先生發現,小區內6號樓周遭的一圈綠化帶被推平了。他想起海都報推出的“綠滿刺桐城”,“都號召補綠,為何要鏟綠呢?難道是要為停車位讓步?”鄭先生致電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此事。
隨后,海都記者至汀洲新村,在6號樓下,發現確有一圈已被挖空的土溝,一些灌木已被從溝中挖出。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稱,他們是泉淮社區居委會雇來的,這條土溝將要填平硬化。
“將此處的綠化推掉,并非是為了規劃車位,而是出于衛生保潔等考慮。”泉淮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林志忍說著,找出了綠化被推平前的照片:原有灌木長得并不規整,其內側竟還有一圈菜地。林志忍說:“這些綠化處原先都成了菜地。去年,社區將他處市政工程剩下的樹苗,種在菜地外側,但種得并不規整。”
據林志忍介紹,十幾年前,汀洲新村各棟樓下都有這么一圈綠化,主要種植冬青樹。但因此前各樓一層儲藏間都出租供人居住,這些綠化不僅長勢不好,更成了堆積生活垃圾的衛生死角。十幾年來,由社區和居民出資,各棟樓下的這圈綠化相繼去除,并被硬化為道路。6號樓是最后一處,此次工程還包括周邊道路的修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