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聊
要有一顆裝滿正能量的平常心
炒股久了,就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故事。賺到鈔票者一定有之,但賺到開心、幸福者,不一定。
3000點以后,路要怎么走?幾位資深券商人士都說:要有一顆裝滿正能量的平常心。
“幸福與財富無關,與心靈相通”
華泰證券泉州九一街營業部理財總監黃勇勝
在證券行業呆了那么長時間,什么樣的人生跌宕都看過。但是,人生的幸福只能自己掌握,股市漲跌,并不能決定你的幸或不幸。那些從股市撈到大錢的人,他們其實未必開心;在股市中虧本的人,也未必痛苦。
有個千萬元級別的大客戶,上半年買了一只重工股,漲了一倍;之后又買了一只醫藥股,剛開始賺了40%,但是后來又跌到只剩盈利10%。看著最近指數狂漲,自己滿倉踏空,他一直很焦慮,常常處于后悔的狀態,覺得錯過了其他股。跌的時候難受,漲的時候更難受。
“最好的心態:錢不是自己的”
中信證券泉州安溪營業部總經理陳建德
發現股市真正的贏家,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很強的人。股市其實是考驗自己的心理,老話說“四十不惑”,畢業后要工作二十年后自我控制能力才會比較強,能夠忍得住漲的時候不追高,跌的時候也不絕望。
炒股最好的心態是:錢不是自己的,錢多錢少一點無所謂,所以有些人模擬交易時總是會比實際操作得好,因為那時的錢不是自己的。有些股民,炒股時一直抑郁寡歡,總是在后悔上一步棋走錯了,這種心態是不利的。
“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股神”
廣發證券泉州溫陵路營業部總經理蘇先生
股市都是這樣,先用小錢來投,發現錢好賺,再加大投入,連房子也抵押進入股市。但是股市肯定是不可能永遠賺錢,最終可能有很多人的損失都比較厲害。像這次這波行情,雖然有復蘇跡象,很多老股民是不敢貿然去追高,但新股民就會追進去。賺錢時是小資金在賺,而虧時則是大筆錢在虧。
我們一直倡導要理性投資和專業化投資,千萬不要負債炒股。不要把股市當作能找到暴利的市場,而要平常心對待,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股神的。
分析
新行情下“中國大媽”應該怎么賺錢?
最近,網上很流行一個關于股市的段子:
據說現在90后股市滿倉100%,買早餐都沒錢了;80后八成倉位,留點銀子供樓;70后五成倉位,經歷過熊市的人,都知道爛股損一時,藍籌毀一生;60后最苦逼,眼看著股指不按套路出牌,有種寂寞叫踏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高位建倉”并且“滿倉踏空”了,此組合取名“高倉健”,法號“倉井空”!
“中國大媽”一入場,行情就會變瘋狂,有市場人士認為,“瘋狂目前仍處于初期,并未失控,因此市場持續上漲節奏明快,持續性仍較強。”該人士提醒說,“大媽們”開始入場,實際上是市場漸入佳境賺錢效應更加明顯的結果。牛市就是這樣,一旦步入中段,很多牛股小調大漲甚至頻繁漲停比比皆是,只要投資者別比本批次入場的“大媽們”晚,最終都會賺錢的。
那么,嗅到了新牛市的氣息,“大媽們”以及其他缺乏專業知識的新入市股民、高年齡股民,如何才能戰勝大盤呢?一位專業人士有三點建議:
一、購買指數型或ETF基金,多元化投資于各個板塊。這對于那些難以準確判斷不同板塊強弱的“大媽們”,應該可以帶來至少和市場表現大體持平的投資回報。
二、進行基金定投。既然“大媽們”難以準確地判斷市場的每一輪漲跌波動,那么不妨把自己的資金在市場的不同階段分別進行投資。基金定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保證投資者在市場高位時相應減小風險,在市場低位時更積極地建倉。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業績最好的基金投資者,恰恰是基金定投的投資者。
三、如果實在手癢,要確定明確的投資目標和止損標準,杜絕或至少減少投資過程中自身的貪婪和恐懼對自己投資決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