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第二十六期
盤點2014
約吧
閩南網1月6日訊 這個世界會好嗎?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反腐拍蠅、冤案重審、司法改革,這一年飽含力量;飛機失聯、煤氣爆炸、霧霾污染,這一年依舊不大太平。這一年,報紙以特別的眼睛,觀看觀察,以特別的筆觸,記錄記載。
這一年,我們開啟了開創性的《海都深讀》周刊。我們懷著敬意,用良知、專業和努力,為大家帶來最好的新聞。我們自信滿滿,因為——
無論從哪里看新聞,真相總是需要的。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人們也許一邊被誤導,一邊還不自覺地傳播著謠言。真相有時很殘忍,但總勝過虛妄的美好。也因此,第13期深讀,以一條轉發過10萬的假新聞寫起,追蹤謠言的入口,找尋背后的推手,警示著求真相的可貴。
無論社會怎么變遷,公器總是需要的。如果沒有這張紙,沒有輿論場,誰能聽到無力者的聲音?誰能阻止蠻橫者的腳步?誰為公德建言?誰為城市謀劃?也因此,我們關注民間資本介入停車場,我們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銘記老兵,我們為漳州跨縣血透者和泉州臨時夫妻爭取權益。
無論我們年老或年幼,好奇心總是需要的。報紙上每一個署名,都是一個活蹦亂跳的記者。我們有一群年輕的記者,他們都有一顆好奇心。也因此,我們能不斷地給大家帶來新鮮東西,比如街頭的自助圖書館,比如手機捐款帶來的新玩法和新問題,比如請臺灣心理學家來推銷幸福。
無論新聞怎么報道,價值觀總是需要的。當輕浮媒體流連于桃色新聞,我們可能更嚴肅,比如電梯維修費陷阱、漳州佛曇毒鎮調查、南安止咳水暗訪。當黑色新聞被大肆渲染時,我們則保有人性關懷,比如弒夫和流行性復婚,警醒著婚姻的真誠。甚至在媒體眾口一詞的報道后,我們還能追根溯源,另辟蹊徑。比如,病人鼓浪嶼,一題勝千言;比如淘寶村,我們憂慮著它們的沒落。
探尋真相,渴望愛和關懷,追求公平正義,人類的基本情感,永不會變。這些,也是海都深讀的題中之意。當然,別忘了,我們還會給大家準備一個可讀的好故事。
我們正盤點著2014年,2015年已然來臨。置身于這個變革的時代,我們和你們在一起。因為有你們,所以繼續約吧!
時光漫長,道路寬廣。海都深讀,周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