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去年多了104戶失獨家庭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社會工作專業講師張碧紅說,出現失獨群體,是獨生政策執行后的一種社會問題。按人口概率推算,近年來每年失獨人數都在增加。尤其對于那些經濟困難的家庭,失去孩子,會給家庭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
張碧紅認為,失獨家庭是一個特指的對象,父母大多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趕上上世紀80年代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現在年齡以50~60歲居多,且不具備再生育能力。近些年也有部分失獨家庭,由于還具備生育能力,可選擇再生育。
現狀:2013年、2014年數據顯示,以20%速度增加
三個餅狀圖數據來自于泉州市計生協會2014年初的統計
去年初,泉州計生協會統計發現,失獨父母人數達687人,失獨后再生育的有24戶,失獨領養子女的僅18戶。失獨家庭呈現老齡化情況,單方滿49周歲的有178戶,單方滿60周歲的有71戶。
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12月,共有失獨家庭426戶,新增104戶。計生協會一名負責人說,從2013年、2014年數據分析,失獨家庭以20%的速度正在增長,協會在上海、河南等地進行調研發現其基數更大,趨勢更明顯。
目前,泉州現有失獨家庭中,已再生育的有47戶,抱養30戶,占失獨家庭總戶數的18%。
泉州市計生協會常務專職副會長白碧英認為,失獨家庭認領福利機構兒童,不僅存在手續的困難,也有心理障礙。失獨父母如果領養的兒童又有殘疾等,心理和經濟壓力都很大。
補助:最多一月領2800
2012年開始,泉州計生協會摸排了全市的失獨家庭。2013年,泉州被納入中國計生協會第二批“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試點之一。目前,泉州市計生特殊家庭幫扶工作已被列為2014、2015年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14年,全市投入了772.5萬元開展幫扶。
自2013年1月,泉州市將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標準由原來全省統一的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1000元。
一些縣市還進一步提標擴面,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1500元不等。2014年,泉州市計生協會對新增失獨家庭逐一走訪,每戶送去5000元撫慰金。各縣還分別給予1~5萬元的一次性救助。
江南街道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吳天賜說,一戶失獨家庭每月最多可領2800多元,此外還有免費的醫保、社保、登山、公交等等。
樣本:石獅市長的關心
前年11月,石獅50多歲的高阿姨老來喪子,24歲的兒子在外地工作時突發疾病死亡。
去年1月,泉州計生協會會長尤垂鎮和石獅市市長張貽山,一起趕到高阿姨家慰問。高阿姨夫妻都有公職,但養老仍然是難題。當問及有什么需求時,高阿姨就提出,丈夫的姐姐有個女兒要過繼給他們,但這孩子還在三明做老師,希望可以調來石獅,方便相互照顧。
張貽山市長當場協調,表示可以幫忙。去年8月,這孩子被調入石獅工作,分配到一所市直小學內任教并落戶。外甥女來石獅后,常帶著8歲兒子去走動,一家人團聚,這讓高阿姨一家很滿意。
難題:找尋生活的意義
泉州市心理健康輔導專業志愿者服務隊心理咨詢師、民警劉富強,這兩年和70名對象交談發現,大部分喪子女的父母度過悲傷期后,更多的是對生活的迷茫。
他說,在美國的一份同類研究中,以173位喪子父母為對象,每隔三個月訪談一次。結果發現,12%的父母一年后找到生活意義,但5年后仍有43%的父母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劉富強認為,失去獨子本來就很悲傷,而在閩南還被認為是一種符號禁忌,使得父母心理負擔極大,加上一些失獨父母認為斷了香火,這些不盡合理的信息,都影響了父母走出悲傷,重建生活。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肖北嬰呼吁,公益團體應加強對他們心理的關注和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