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第二十七期
失獨
失獨
閩南網1月13日訊 又是一年冬去春將來。
在過去的2014年,泉州有104戶家庭,失去了他們的獨生孩子。對這些失獨父母來說,如何度過這個新年,如何撐起這個家庭,是一個值得我們關心的現實問題。
同樣是失獨,50歲的老泉州人老陳,則在2014年迎來了新生命。他終于挺過了兩個讓他痛不欲生的年頭——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冬日暖陽,灑在泉州市區江南一棟普通的居民樓頂上,老陳抱著半歲大的兒子,緩緩踱步。他一會兒迎著太陽走幾步,一會兒又折回背陰地,嘴里哼著調調。
上一次哼起這個調調,還是22年前吧。
他家的一樓,大廳漆黑,只有佛龕上的那兩盞燈微微發亮。當年老陳抱過的、呵護過的兒子,端端正正地擺在這里——一張年輕人的遺照。
時間回撥到2012年8月,這個年輕人熬不過病痛的折磨,永遠地止步在19歲。
自痛失獨子的那一刻起,老陳夫妻的悲傷就從沒消減過。在過去的700多個日日夜夜里,老陳和妻子無數次經過兒子的遺照,一次次凝望,也曾一次次設想,去一個世外桃源,了結余生。
覺得,兒子沒了,生無所戀,老無所依。
2013年中,天大的喜訊傳來:43歲的老婆懷孕了。懷胎十月,這個高齡產婦,成功誕下男嬰。
昔日的悲傷,并沒有完全被新生喜悅替代,但老陳也沒空去悲傷了,他要開始新的生活。
老陳的故事,僅僅是目前泉州市426戶失獨家庭中的一個。海都記者還從泉州市計生協會獲悉,泉州失獨現象還正在增加。
調查發現,盡管這兩年經濟補助正在提高,但讓這些家庭重建生活的意義,仍然道阻且長。此外,如何讓失獨父母走出心理陰霾,還有如何防止出現更多失獨家庭,也是課題。
特寫
19歲兒子走后700天 50歲奶爸迎新生
2014年12月30日,上午11點,溫暖的陽光灑在寶寶和老陳的臉上
陽光燦爛的2014年12月30日上午11點,我們叩開了老陳的家門,他一身奶爸打扮出現在門后,胸前的紅色格子背袋里,兒子眨巴著大眼睛,望著我們幾個陌生人。
眼下,老陳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將兒子擁在胸前,如果碰到天氣好時,就帶著兒子在四樓頂的陽臺上踱步,曬曬太陽,“小孩多曬曬陽光,可以補鈣的”。
老陳腳下這棟占地100m2左右的樓房,是年輕時靠打工攢錢蓋的自建房,共四層,每層隔成三室一廳,可如今他已經不是房子的主人。
當年的獨子阿旺患上重病,為籌集醫藥費,他將房子抵給了一名親戚,阿旺最終走了,房子也沒有留住。親戚看他們生活窘迫,不僅讓他們繼續住,還讓他把房子租出去,收些租金回來抵債。
說起阿旺,原本熱情的老陳,神色一下子黯淡下來,阿旺在他心里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他身高1.7米多,做事情穩重,力求完美,很帥氣,集中了我和老婆的優點,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取名阿旺 寓意興旺發達
阿旺16歲時許下心愿:父母為了他,辛勞了一輩子,他要考上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后好好工作,先報答父母,再娶老婆
時間回到1993年4月1日下午4點半,南安市醫院婦產科產房,兒子降生,護士將男嬰從產房里抱出來給家人看,老陳急急忙忙走過去,伸手想去抱兒子。護士說,還不行,得先給小孩打防疫針。
待護士將男嬰抱回產房時,老陳急忙將兒子抱在懷里。初次當上爸爸的他,那時才發現自己不會抱孩子,抱緊了,怕小孩子不舒適,抱松了,怕小孩子掉地上。正在他一臉慌亂的時候,岳母一邊笑,一邊將孩子抱了過去。
孩子滿月的時候,他只請了幾個親戚來家里聚了一下,加了幾個菜。大家商量一番,給兒子取名阿旺,寓意興旺發達。
阿旺16歲生日,請了10多個同學,也在家中聚餐慶生。記得阿旺當時許下的心愿就是:父母為了他,辛勞了一輩子,他要考上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后好好工作,先報答父母,再娶老婆。
說起這段過往,老陳已經淚眼婆娑,但嘴角卻洋溢著自豪和微笑。
不像父子 更像兄弟和朋友
房子的陳設依舊,阿旺的QQ也依舊在線,似乎一切都從未改變過,但老陳知道,這些都是兒子留給他的念想
在老陳心中,阿旺一直童心未泯,從小學5年級起到高中,一次次與他玩躲貓貓的游戲,并且樂此不疲。老陳笑著回憶說,阿旺有時會躲在家中的門后,忽然跳出來站在他面前,然后大笑著說,“老大,你沒被嚇著吧!”他便大笑著回答,“我可不是膽小鬼”。
老陳每天下班后,都會到阿旺的房間里去找找看,如果阿旺不在,他就會坐在床上等。阿旺知道這點后,有時候會鉆到床底下,等老陳坐到床上時,忽然鉆出來嚇人。
即便是到了今天,老陳還是會習慣坐在阿旺的床上等一會兒。雖然房子的陳設依舊,阿旺的QQ也依舊在線,似乎一切都從未改變過,但老陳知道,這些都是兒子留給他的念想。
老陳也曾問過阿旺,“你為什么叫我老大呢?”兒子回答,父親是兄妹四個,家中排行老大,老陳就默認了兒子的叫法。老陳的親戚朋友都說,老陳和他的阿旺,不像父子,更像兄弟和朋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