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1日訊 你聽,這是年在靠近的聲音。
“兒時,我常常騎在叔公肩上,到村里各家喜宴湊熱鬧,吃地道的家鄉美食。”離開家鄉26年的山東人趙永峰,每逢年關,都會惦記家鄉的年味。抹不掉的記憶中,伴隨煙火升騰,叔公烹出一道道拿手好菜,“四冷”、“四熱”和“四大件”……壓軸菜清汆(cuān)丸子,是趙永峰最思念的年味。
“好久沒吃家鄉味了,今天午飯吃什么?”每天例行一問的小兒子問付衛花。
剁椒魚、水煮活魚、清蒸桂花魚、紅燒魚、紅燒獅子頭……在兩個兒子心里,他們大概覺得這些菜肴有“年味”。這不,昨天午飯時,桌上就多了這道南昌人常做的剁椒魚。
無論餐桌上擺著什么菜肴,但臘味、年味、家,永遠是每一位中國人心中忘卻不了的傳統與堅守。
趙永峰邀來老鄉吃起家鄉菜
一盤清汆丸“收官”的年飯
【美味】
團圓美滿年飯 少不了叔公的祖傳菜
燒開水,49歲的趙永峰將肉末搓成丸子,一顆顆地放入水中。前晚,他邀老鄉來喝酒、吃家鄉味,其中這道清汆丸子,是老家山東德州陵縣的年菜。而過年的味道,在杯盞交錯中慢慢地泛開。
清汆丸子,香中有脆,咬下去,香濃的麻油香、淡淡的生姜味,一下子溢滿嘴里。看著老鄉們吃得歡,還那么中意這盤清汆丸子,老趙開心地又多喝了幾杯。除了丸子香甜好吃,其實,這道菜還藏著老趙兒時珍貴的記憶。清汆丸子是叔公的拿手好菜,叔公在世時,是村里的大廚,過年時,每家每戶有什么喜宴都請他去掌廚。叔公的孫子出生得晚,所以,對趙永峰疼愛有加,無論到哪做喜宴,都把他駝肩上去。從四五歲記事至14歲,趙永峰都跟在叔公身旁。而叔公快速搓出清汆丸子的記憶,老趙至今不能忘懷。
“叔公的廚藝是祖傳的,傳了300多年,到他那里更是登峰造極,他調配的美味別人很難超越。”
【趣味】
玩燈籠扭秧歌 民俗中鬧新年
老趙說,在家鄉,祭拜了灶王之后,很多村民就開始煮肉、熏炸、包餃子,備齊過年的年貨。兒時,大人忙包餃子時,他也會搶著幫忙,最開心的不是包餃子,而是能悄悄地拿點面粉捏面人。他說,捏成各種各樣的,小雞、小鳥、小豬……都成了孩子喜歡的玩具,能玩上一整天也不厭。
最熱鬧的是各種民俗活動,正月初十到元宵節期間,每天下午,臨近的幾個村莊,都會組織一隊隊的人馬玩龍燈、扭秧歌、踩高蹺。妻子李桂蘭從16歲就經常跳秧歌舞,她說,那時候的年味真正濃,每個村里的秧歌隊、舞龍隊、高蹺隊,都得輪番到各個村去表演鬧新年。
【品味】
惦念故鄉年 初一天未亮給長輩磕頭拜年
老趙夫婦來泉州26年了。1989年,他來泉州當兵,后來,就在部隊里開車。女兒也都跟在身邊,一直到了高中,大概6年前,女兒才回山東老家讀書。從此,老趙夫婦常奔波于泉州和山東兩地,如今,女兒在中醫學院上大學。去年4月,他們在泉州開了一家百年水餃,專門做地道的山東美食。
雖然來泉州26年,但老趙心里還是很惦念故鄉的年。
初一凌晨,吃過水餃之后,雖然天還沒亮,但村里所有的晚輩,就得到各家各戶去敲門,給長輩們拜年。“現在,老家拜年還保留著很傳統的習俗,晚輩見了長輩就一定要跪下來磕頭。”從小到大,老趙都守著這個規矩,磕頭的時候,還要跟長輩們說一些祝福語。
今年,老趙夫婦要在泉州過年。
老趙家的清汆丸子這么做:
主菜備料:羊肉、牛肉、豬肉,各選一種。選肉一般以腿肉最佳,還需要搭配好肥瘦,要三分肥七分瘦。
把肉剁成火柴頭大小顆粒,不能剁成肉泥,肉泥味道不夠韌勁。肉攪拌時,要加入醬油、鹽巴、味精、麻油等,湯水中要加生姜、芹菜和蒜瓣。
肉丸子入鍋時,得等水燒開后,把火調小待開的水回落,才可以下丸子,俗語叫“落水汆丸子”。
家庭名片 5 掌勺人:趙永峰,山東人 年夜飯:清汆丸子
一味剁椒魚點綴的團圓
【美味】
“年年有余” 南昌人桌擺各種魚
31歲的付衛花,初中畢業后外出打拼,兩個兒子在泉州長大,大兒子已經11歲了,每年過年他們一家人必須回家團圓,“南昌人特看中團圓”。
她說,過年家家戶戶飯桌上少不了各種魚,草魚、鯽魚、桂花魚、鰱魚等,取意“年年有余”。為了做剁椒魚,她把料理好的魚拍在案板上,屏住呼吸,順著魚肉紋理斜著片魚,刀在魚身來回劃過,粉色魚肉順著刀刃顯露出來。她胳膊揮灑兩下,順著她的動作,“沙沙”魚身上沾滿鹽和醬油混合物。再抄起魚放進盛著料酒的盆里,蓋上蓋。魚肉開始和調料發生親密融合。約摸等了兩小時,她喊了聲“腌成了”,再澆上醬料,上鍋蒸。蒸魚過程中,魚肉和醬料的香味分子經過加溫后,散滿廚房。
付衛花說,南昌人看中團圓,每年過年都回家 家庭名片 6 掌勺人:付衛花,江西南昌人 年夜飯:南昌剁椒魚
“哇,好香,”付衛花一掀鍋蓋,孩子們大聲叫起來。金黃的玉米,翠綠的香蔥,火紅的剁椒鋪灑在白嫩魚肉上面,燦爛得讓人睜不開眼。她轉身拿筷子,沒顧得上說“開吃”,等回過身時,小兒子直接用手撕了塊魚肉,塞進嘴里。“饞貓,小心魚刺,”她把筷子和碗塞給兒子,又好氣又好笑地說。
【趣味】
年三十財門關了又開 初一吃素添丁上族譜
付衛花說,年三十這天,家人會把鬧鐘調到晚上10點,鈴聲響起,大家嘴里喊著“關財門,關財門嘍!”手上不緊不慢地關上大門。寓意過去一年的財運結束了。一大家人坐在屋里,守著電視機團團坐,直到凌晨12點,家人再次打開門,拿出準備好的炮仗噼里啪啦開始放,“開財門,開財門嘍,”小孩們站在門口拍手大喊。她說這些細節雖然繁瑣,但只有這些細節仍被堅持著,才有年味。
初一得吃素一整天,一盤蘿卜干,一盤炒青菜,一盤煎豆腐,一碗稀飯,是標準的初一早點食譜。吃完早點,每家以族為單位陸續去祠堂。這一年中誰家要是添丁,必須要在這天上族譜,女孩因為外嫁,無需上譜。
付氏私房剁椒魚這么做:
備料:
草魚、青豆、甜玉米、食鹽、生姜、蒜、料酒、剁椒、白糖、胡椒粉、小蔥
私家秘籍:
1.魚用料酒、鹽巴至少腌制2小時以上;
2.把剁椒、白糖、鹽、香蔥沫、蒜沫、青豆、姜沫拌成醬,均勻放在魚上面,再入蒸鍋蒸。(海都記者 林繼學 花蕾 彭思思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