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2日訊 新疆大盤雞和貴州臘肉火鍋,用熱辣詮釋了各自在中國年里的無可替代。
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每逢過年,漢族人一家老小都會圍在一塊,包各式各樣的餃子,拉又長又寬的寬扯面,伴上油辣滾燙的大盤雞,這樣的年味,銘刻在63歲的楊祿生心底。
“以前,在新疆過年時,媽媽一定要煮拿手好菜大盤雞。”在老楊記憶中,無論走到哪里,只要擺上一道大盤雞,過年的味道和對母親的思念,就在心頭油然而生。
而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人們用臘肉火鍋和腌魚的熱辣,迎接中國年。
31歲的貴州人劉翔說,雖然過年不回家,但每次年三十,炸一條腌魚,煮一鍋臘肉火鍋,在寒風料峭的冬日泉州,和表弟以及朋友們圍爐,暖烘烘的熱氣,就足以撫慰每一個人的鄉愁。
一盤新疆大盤雞 一份母子情深
家庭名片 8
掌勺人:楊祿生 新疆克拉瑪依市人 年夜飯:新疆大盤雞
楊祿生和朋友圍爐吃寬扯面和大盤雞,提前過年
【美味】
媽媽教做大盤雞 油辣鮮嫩滿嘴香
老楊拿手的大盤雞這么做:
主菜備料:一整只雞,郫縣豆瓣醬、土豆、花椒、紅綠黃的彩椒、大蔥或洋蔥。
雞肉切成雞塊,每一塊都有帶骨頭,土豆也切成大塊,彩椒切成絲狀,大蔥切成片狀。
先是用大火炒干雞肉,油炒得快干了,倒入豆瓣醬、大蔥、土豆,再加清水燉。最后,他放入花椒、彩椒。
大盤雞
老楊是泉州溫陵路萬厝埕公寓的門衛,自小出生在新疆的他,來到泉州已經三年了。他為人和善,跟小區里的厝邊們很熟??爝^年了,聽說他能做一手純正的新疆味年菜,昨天,厝邊林里楠邀他到家中露一手。一個早上,老楊做了大盤雞、清燉羊肉、青瓜炒肉、白菜木耳肉等五六道菜,滿桌紅紅火火的,就像是過年一樣。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每個人都贊不絕口。油辣鮮嫩的雞塊,放入口中,咬下去滿口溢滿了香味。松軟的土豆塊浸滿了雞汁,這塊又松又入味,在口中一點點地化開。
“我做的味道還不夠好,以前,吃我媽媽做的,那種味道才叫好咧!”老楊的一手廚藝,都是母親教的。13歲時,他小學還沒畢業,就輟學在家。爸媽工作忙,他在家幫忙做飯。媽媽教他和面,起初,水加太多,常揉得面涂滿了手。15歲他學做拉面、搟餃子皮,他能拉出2米長的寬扯面,還能做媽媽拿手的大盤雞、清燉羊肉等。“我做一桌菜,家人每次都夸好吃。”老楊笑著說,那時,他做得普通,但爸媽和兄弟姐妹,覺得他懂事了,每餐飯都夸得他美滋滋的。
后來,他又到長春上學,再去克拉瑪依油田上班,還到北京的高校開過餐館。“不管到哪,有一道大盤雞,就覺得有家的味道。”
【趣味】
溜冰 放鞭炮 包餃子 兒時年味是串串笑聲
在老楊記憶中,兒時,在新疆過新年,最開心的就是能拿紅包。他有5個兄弟姐妹,他是家中老四,每次一到春節,不只是爸爸媽媽給紅包,比他大一點的哥哥姐姐也會分他紅包。每次,紅包分到手上,他總是最先跑去買鞭炮。然后,他把鞭炮拆成散炮,分發給小伙伴們。
還有,大年三十白天,爸爸媽媽會跟孩子們圍成一圈包餃子,大家在餡里包進芹菜、韭菜,還有的塞進小小的硬幣,然后餃子都包成元寶的形狀。到了晚上,在鞭炮聲中,一家人在一起吃水餃,有說有笑的。
到了正月初一早晨,楊祿生就更開心了,他跟著兄弟姐妹一起到戶外去溜冰、滑雪。老楊記得,他的二哥是個溜冰好手,還參加過許多地方的溜冰運動會。
【品味】
喜歡上了泉州 也喜歡這里紅火的年味
如今,老楊在泉州住慣了,喜歡上這座城市。他覺得,泉州的氣候很溫暖,四季常青,像他這樣上年紀的人,住了感覺很舒適。他已經在泉州過了兩次新年。
今年,老楊還在泉州過年,他說,雖然跟小時候在新疆過年的氛圍不同,但是,他也喜歡泉州的年味,家家戶戶貼春聯,看起來紅紅火火。特別是到了正月初一,很多大街巷都擠滿了人,人多了,年就熱鬧得很,今年,他還想去逛逛中山街,也湊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