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臘肉火鍋
一個熱辣異鄉年
家庭名片 9
掌勺人:劉翔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人
年夜飯:臘肉火鍋
劉翔說家鄉的美味要與朋友一起分享
【美味】
坐享年菜 團圓飯“有余”
貴州苗族的年菜中,也一定要有魚。不過,這“年年有余”是這樣的講究,“年三十吃團圓飯時,還不能吃干凈,剩下一些才是‘有余’。”
31歲的苗族小伙劉翔,一聲吆喝,一鍋臘肉火鍋被端上桌。翠綠的青菜間,白玉豆腐若隱若現,肥臘肉經過燉煮,亮晶晶得浮在紅彤彤的湯汁上,惹得唾液開始醞釀。經過10來分鐘不斷加熱,充分吸收臘肉湯汁的豆腐,顏色變得暗沉。一塊豆腐就著一塊臘肉,咬一口,湯汁的香、豆腐的嫩、臘肉的韌勁,三種口感同時在舌尖綻放。“是不是恨不得連舌頭一起吞下去?”劉翔得意地看著我們。
劉家私房臘肉火鍋這么做:
1.先把肥臘肉放進油鍋里炸出油,再放瘦臘肉,這樣香味十足。
2.翻炒臘肉時放些曬干的橘子皮和白酒,激發臘肉的香味,這是苗族私家秘訣。
臘肉火鍋
【趣味】
運動比賽中過大年 黏糍粑舞龍鬧元宵
“我們每年過年都舉行拔河、跑步、打籃球等比賽,是一場全村總動員,可熱鬧了,”他咂吧著嘴,一臉向往。年三十和初一,村里有運動比賽,贏方還能拿到最高1000元獎金。獎金來自村里每戶人家自發捐款。
在他的記憶里,小時候最期待的是正月十五“年粑龍”(音譯)的到來。當天,十幾個壯漢兜里裝著黑黢黢的年粑,即涂滿鍋底灰的糍粑。他們把竹子編制的龍從村頭舞到村尾。一旦看見穿著干凈的姑娘或小孩,立刻離開隊伍追上去,身旁替補接著舞龍。壯漢追出100米,若還追不上便放棄,若被追上,壯漢會拿出黑年粑黏在對方臉上,涂黑對方的臉。被涂的人不能生氣,更不能罵對方,還得開心地笑。
【品味】
貴州菜和泉州菜共組年夜飯菜譜
劉翔說,雖然過年不回家,但每次年三十,他都叫上表弟和幾個朋友一起在泉州新家里聚一聚。炸一條腌魚,煮一鍋臘肉火鍋,在寒風料峭的冬日泉州,和表弟以及朋友們圍鍋而坐,暖烘烘的熱氣撫慰每一個人的鄉愁。
因為工作忙,今年過年他又得在泉州過。在泉州呆了16年,這里的菜肴,他會做不少。只是偏重口味的他更常用家鄉味款待客人,現在,他已想好年夜飯的菜譜,他想加幾樣泉州菜,如炒米粉、蚵仔煎等,不過“臘肉火鍋必不可少,這是一種但愿人長久的祈求”。(海都記者 林繼學 花蕾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