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2月27日訊 每每過年,結(jié)婚是個繞不過的話題。
我們有女記者就在正月初四訂婚了,婚紗照都提前拍好了,不過小編透個底,婚紗照把她拍白了,她因為有點黑,我們都習慣叫她婷哥。
我們也有女記者嫁給了內(nèi)蒙古的漢子,這個年跟著飛到了北方,她帶回來的故事是,那里給長輩拜年,要磕頭,身在南方的媳婦們也許在想了,這習俗我們要是有也不錯。
河哥的女婿日
我和河哥的結(jié)婚照
在閩南,正月初二,俗稱女婿日,已婚男子,在這一天需要陪同愛人回娘家,也叫“做女婿”。今年的正月初二,我的未婚夫,人稱河哥,和過去兩年一樣,打扮得精精神神,提著煙酒來到我家。陪著我爸和姐夫們,狂飲了5個小時才告退。
親人們都說河哥臉皮厚,連續(xù)三年“做女婿”沒轉(zhuǎn)正,還敢再登門。2013年春節(jié),河哥第一次做女婿時,他帶的禮物差點被老媽扔出門。
河哥是安溪人,我是南安人,我們在大學時相識相戀。2012年畢業(yè)后,我在泉州,他在漳州龍海。剛工作不久,我就告訴老媽,我戀愛了。不出所料,沒房沒車、異地工作的河哥,老媽看不上,幾度要棒打鴛鴦。
母女斗爭持續(xù)半年,到了春節(jié),我決定讓老媽先見見河哥,說不定看到本人,會改變老媽的看法。耳聞老媽的種種厲害之處,河哥早已膽戰(zhàn)。“阿姨,新年好。”一進家門,河哥主動打招呼,老媽只點了下頭,擺出一張臭臉??吹胶痈鐜У臇|西,老媽還說了句,“等下回去,要帶走。”
午飯時,河哥和老爸都喝了點酒,老爸直接和河哥談判。“我養(yǎng)女兒不容易,我也舍不得她這么快嫁人。”老爸借著酒勁說,“我不反對你們在一起,但是,要有兩年時間觀察和考驗你的為人,你能接受嗎?”河哥眼睛直直地盯著老爸,很堅決地說:“我可以!”
河哥走的時候,老媽原本想把他帶來的東西扔出去,在老爸的勸說下,老媽才勉強收著。
第一次見面后,河哥完敗,尤其當時的他,身高180cm,卻只有120斤,完全不符合老媽的擇婿標準。不過,我們并沒有氣餒。五一、中秋、國慶,只要有空,河哥就會到我家里,露個臉,送點小東西。比如購物卡、茶葉、湖頭米粉之類的,都是老媽最愛。一來二去,老媽也不再臭臉相向。
老媽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發(fā)生在河哥的第二個女婿日。當時,老媽因為更年期綜合征,不斷往醫(yī)院跑。河哥來時老爸和老媽正好在醫(yī)院里,河哥特地趕到醫(yī)院陪老媽看病拿藥。之后有一次,河哥又從安溪趕到泉州,陪老媽看病。
我假裝有事離開一下,留下河哥獨自在醫(yī)院里,跑上跑下。這一切,讓老媽感動不已。當天下午,我們一起送老媽回南安后,老媽一改從前態(tài)度。不僅讓他留下來吃晚飯,還讓他住下,隔天再走。
去年5月,河哥放棄了第一份工作,來泉州上班。雖然工資不到以前的一半,但卻讓爸媽看到了他的決心。有一天,我不經(jīng)意間,聽到老媽跟鄰居聊天,稱河哥為女婿,之后果斷向我們逼婚了。正月初四,我和河哥在兩家人的見證下舉行訂婚儀式,河哥明年的女婿日終于可以名正言順了。(陳曉婷)
掛錢兒與磕頭拜年
內(nèi)蒙古農(nóng)村民居的掛錢兒
今年春節(jié)在內(nèi)蒙古赤峰過,這是我第一次在北方過年,也是我這個新媳婦在婆家過的第一個年。
情人節(jié)那天,我和X先生上午7點登機,直到第二天晚上5點左右才到家。讓我驚喜的是,第二天一覺醒來,拉開窗簾,院子里一片白茫茫,摩托車上、草垛上、籬笆上都鋪上一層白雪,那木片和樹枝就像裹著奶油的巧克力和餅干一樣誘人,原本看起來雜亂的院子在換上潔白的新裝后,也變得高貴優(yōu)雅起來。
我迫不及待地披上大衣,穿著棉拖,拿著相機就往雪堆里鉆。在我的鏡頭里,每咔嚓一張,都是一幅畫,院子、杏樹、裹著白雪的雜物堆、低矮的屋頂、煙囪……還有烙在雪里的深深腳印子。
X先生帶著我逛逛村子,因為村子里就幾十戶人家,所以彼此十分熟悉,逢人見面就打招呼,倍兒親切。家家戶戶開始張燈結(jié)彩,粘春聯(lián)、貼窗花、掛燈籠。這些和南方?jīng)]啥兩樣,但這里的特色是貼“掛錢兒”,就是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排色彩繽紛的剪紙,上面鏤刻著吉祥的圖案和文字,五顏六色,煞是好看。
原來,掛錢兒是一種民間剪紙藝術,用紅綠燈花紙刻成各種象征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的圖案,過年時貼在門楣上,象征著吉祥。貼掛錢兒的習俗,源于唐宋時期的“幡勝”。唐宋時每逢立春日,人們便用銀箔和羅彩,剪成飾物或小幡,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歡慶春日。
這兒的除夕大餐是餃子,在中午12點過后開始吃,通常長輩會在餃子里隨機放入幾個硬幣,如果吃餃子吃到錢的,就寓意著今年要賺大錢了。今年婆婆一共包了五六十個餃子,往餃子里包了6個硬幣,結(jié)果我也好運地吃到了一個,樂開花了。
過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個,就是“磕頭拜年”。大年初一一大早,X先生領著我到爸媽跟前,他們坐在炕上,我們一起給二老磕頭拜年,祝他們身體健康。而這時奶奶屋里也擠滿來拜年的人,因為奶奶是村里年長的老人,所以除了家族里的子孫外,還有村中鄰里的中年和青年男子也過來給奶奶磕頭拜年,問好,聊家常。這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見到的拜年習俗。(鄭薇)
老同學相親
正月初二是女婿日,三個未婚的老同學回德化縣城,我開車負責拉人聚會,前后拉上三個老同學,聽了一路他們的相親奇遇記。
“我回來前,剛分手。”第一個上車的是大鳥,他是現(xiàn)役軍官,有個初戀女友,情投意合,五年前倆人要談婚論嫁,結(jié)果被父母棒打鴛鴦:女方父母認為兩地分居不合適,女兒隨軍又太遠;男方父母也不大樂意,兒子是軍官,怎么能找沒有“正式工作”的老婆呢?
初戀女友傷心兩年后,找人嫁了,娃都會打醬油了。大鳥則進入每逢假期必相親的模式,去年春節(jié)回來,終于對上眼了一個,還是在校大學生,電話、短信、QQ、微信談了一年,雙方父母也都同意。可最終大鳥還是決定斷了這段感情,“找一個當?shù)氐慕Y(jié)婚,對雙方都好”。
拉上大鳥,來到葉子的家里,這哥們生于1988年,當年班里年紀最小,成績最好,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直讀博士班,年前剛在福州安頓下來,在一所重點大學當老師,現(xiàn)任女友也是相親認識的。“初二到未來老丈人家里,談妥了,7萬元全包,其中5萬元是聘金,其他是各種雜費。”
如果沒有意外,小兩口今年五一就要辦婚宴了。“錢啊錢,一夜回到解放前??!結(jié)個婚,赤貧了!還得負債!”葉子說,大鳥把女友分了,是從零開始;他把婚訂了,也是從零開始。
正聊著,老萬自己跑過來,“過幾天要辦婚宴,你們都得來??!”他的故事是:同樣相親認識的女友談了五年,本來去年要訂婚,結(jié)果未來老丈人要求上門!老萬是家里的長孫,雖然還有一個弟弟,但老人態(tài)度很明確、很堅決:咱家丟不起這個人,你們還是分了吧!
拖了一年,最終妥協(xié),雙方各讓一步,聯(lián)姻。“談了五年,舍不得這份感情。”老萬說,以后的事情再看著辦吧,反正夫妻倆都是在福州,跟雙方老人都離得遠,應該還不至于產(chǎn)生大的矛盾。不過,說的是聯(lián)姻,結(jié)果5萬元聘金一毛錢不能少,其他費用還得再另外算。
“你老丈人也太狠了,人要錢也要?。?rdquo;葉子大叫一聲,老萬也只能是搖頭,“我這才是從零開始??!女方這邊我就不說什么了,自己的父母,感情的裂縫不知什么時候才能補全!”(徐錫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