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郡同悲 各界深情吊唁少萍書記
4月25日,黃少萍同志因病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悲傷的氣氛彌漫了泉州城。人們說天堂無病痛,故里有政聲;說她是最美泉州女兒,是泉州文化的保護神。
昨天上午一大早,泉州宏福園一號告別大廳內,伴隨著陣陣哀樂,泉州各界上千市民趕來吊唁,他們中,有的與她生前有過點滴交往,有的則從未見過面。他們有的開車、打車來,有的則騎自行車、步行而來。告別大廳里放滿了各界送來的花圈,因為太多,有的只能放在廳外。
悼念大廳,兩位前來吊唁的女士沉浸在悲痛中。
六旬夫妻一路騎行 特地趕來看望書記
一身藍色騎行裝扮,額頭上微微冒著汗滴,一行兩人靜悄悄走進靈堂,對著書記遺像,深深三鞠躬,又悄悄退了出去。
昨天下午3點,一對家住市區的老夫妻,特地從家中騎著自行車,趕十公里路,來到宏福園,只為了最后再看一眼泉州父母官。“發自內心的,不夾雜一絲念想,送她一程。”站在靈堂外的走廊上,這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夫妻說。
“書記確實是難得的好官。”王姓阿姨說,“我們家離書記老家不遠,一次在超市買東西時,遇上了,她還主動和我打招呼。”王阿姨回憶說,當時的少萍已是副市長,“她還問我是不是家在北門新街一帶,其實,平時我們并沒有往來,沒想到書記這么細心!”
臨時取消出游計劃 三姐妹伴哭送書記
“雖然我們從未和書記當面見過,但得知書記去世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悲痛,專門來送她一程。”市民邱傳婷說,她和朋友高麗萍、陳碧蓮一起,在幾天前就打算這周日出游。聽聞書記去世的消息后,她們臨時改變了主意。
哀樂響起,三位姐妹伴拿著早上剛買的百合花,獻到了書記靈前。
邱傳婷等三人均是自由職業者。她們說,書記作為地地道道的泉州人,為保護和傳承泉州文化立下汗馬功勞。“她太累了,讓她好好休息吧。”說著,三人眼淚奪眶而出……
“看到早報上發的那張照片,她抱著那個自閉癥兒童,那么的慈祥,像母親一樣。”陳碧蓮一時哽咽地說不出話。
她是我們尊敬的領導 也是我們敬愛的大姐
下午2點,一名中年婦女來到黃少萍的遺體前,站立默哀,鞠躬,磕頭,然后抹著淚走出靈堂。
她叫陳美鑾,福建省僑辦原工作人員,現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工作人員。她說,她曾和黃少萍在省僑辦共事三年,黃少萍既是上司,也是朋友。在福建省僑辦工作期間,黃少萍愛崗敬業,兢兢業業。
“她總是告訴我們,‘僑務工作者要無私,要用心,要以心換心,一心一意為僑胞服務。’她對僑務工作熱情,充滿激情,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平易近人,就像大姐或母親那樣關心大家。在我們心目中,黃少萍書記是我們尊敬的領導,也是我們敬愛的大姐。”
曾經的同學趕來吊唁
旅港泉州鄉親 懷念少萍書記
下午2點半,幾位從香港趕來的客人到了靈堂。
他們是香港福建商會理事長、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會長駱志鴻先生,香港惠安同鄉總會會長、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常務理事駱志平先生和香港惠安同鄉總會名譽會長王主帥先生等人。
駱志鴻說,黃少萍非常關心在香港的福建僑胞和泉州鄉親,支持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的發展,她牽線搭橋,促成了在港的泉州慈善促進總會和泉州慈善總會的合作。
今年春節前夕,黃少萍還表示要參加今年7月舉行的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的新一屆董事局就職典禮并做主禮嘉賓,大家為此都很高興,但沒想到竟傳出她逝世的噩耗,旅港的泉州鄉親們都非常懷念她。
她就像是鄰家姐姐 鼓勵我們投身公益
下午3點多,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賴金土率領志愿者代表,在黃少萍書記的靈柩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許多人也許不知道,泉州青年志愿者協會首任會長正是黃少萍。
1995年,時任泉州團市委書記的少萍書記牽頭成立了泉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她的感召下,20年來,協會已經發展成一支具有20多萬會員的大隊伍。
去年12月5日正值第29個國際志愿者日,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少萍書記寄語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動是一項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并鼓勵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幫助他人、奉獻社會中收獲成長。
“任職前,少萍書記曾找我談過話,特別隨和,感覺她就是鄰居家的大姐,她一直鼓勵我們去推廣青年志愿工作。她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以后我們會以她的寄語為方向,努力做好青年志愿工作。”賴金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