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第五十一期
重獎狀元是與非
重獎狀元是與非
閩南網7月21日訊 一套價值20萬元的單身公寓,讓今年的泉州高考理科狀元鄭妍彥,再次“走紅”;其獎勵者永春某房產商,也瞬間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對象。
去年的福建省文科狀元江冰森說,學校、企業等各方面給她的獎勵有十幾萬元。盡管時隔一年,但她依然備受關注,頗為困擾。
事實上,重獎高考狀元,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廣東恩平著名華僑馮活靈給家鄉高考狀元獎勵“狀元房”;重慶永川區和合川區,每年獎勵高考狀元10萬元;四川樂山市2004年理科狀元黃霞蔚,獲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獎品”……
狀元經濟,由此而生,雖飽受爭議,卻持續走俏。尤其在泉州,因“華僑多,民企多,資金來源多,各種獎學金也多”,獎教獎學成為一種傳統,也帶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該不該重獎狀元,各界看法不一。但誠如一些教育官員和學者所說,狀元是紅花,教育更要重視綠葉。“教育是要為未來服務的,狀元只是未來的一分子。”獎勵應點到為止,以免成為狀元的包袱。
20萬獎勵 新科狀元稱沒概念
面對海都報記者的采訪,鄭妍彥說雖成狀元,生活并無太大變化
齊耳短發,清瘦小臉,嬌小身軀,一見到出現在門口的海都記者,鄭妍彥微笑地站了起來,手里還拿著一本英文原著《愛麗絲夢游仙境》。
“《海綿寶寶》的電視節目看完了,就找不同類型的童話來看看!”鄭妍彥說,看書比較有想象空間,看英文原著更能體會到作者創造的那個奇幻世界。
眼前這個女生,就是今年高考的泉州市理科狀元。6月25日,鄭妍彥獲得永春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獎勵的價值20萬的單身公寓。街頭巷尾,又一次炸開了鍋。
但,對于狀元和20萬的獎勵,鄭妍彥幾乎沒概念,只有在別人看來非常詫異的一些小細節里,她才能發現自己眼中的獎勵,原來,真的和大人們想的不那么一樣。
說不知道狀元,但沒人信
7月14日,高考成績放榜已經20天了。
鄭妍彥報了一個興趣班,學素描。除了去一趟北京,最終選擇清華大學的建筑學專業外,她的生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依然有讓她欣喜的地方。
“素描班有好多小孩,老師介紹我的時候,會說我是高考市狀元,這些孩子就都很喜歡跟我一起玩!”說到這兒,鄭妍彥的眼眸里透著喜悅。一旁的媽媽曾雙鳳,反倒有點落寞。
鄭妍彥的小學和初中,都在鄉下度過。那個年紀到底喜歡什么,她已沒有太多的印象。后來,練習短跑,初中時50米她跑了7秒99,其實,也沒那么“單純”,“聽說一些好的學校,對體育是有要求的”。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狀元。我這么說,卻沒人相信。你信嗎?”看到海都記者點頭,她講了一個“小秘密”,這是此前所有媒體報道中,都沒有出現的:高三下學期,她的成績不穩定,連續4次考試,從年段第1名跌到第2名、第4名、第17名。
“拿到成績單的那一刻,反而很放松,徹底看淡了。有誰知道,下一次誰會考第1名?”鄭妍彥說,放榜前后,開始說她是全省理科狀元,后來證實是全市理科狀元,“全省和全市,真的有差別嗎?我還是我??!”她上網找了一些關于狀元的報道,有自己的,也有別人的,最終,沒有留下多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