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旺盛,業內看好校車市場潛力
蛋糕很大 期待更多資本介入
據教育部門2014年度的統計,泉州全市范圍內,小學學校1347所,另有74個教學點,在校學生651653人;幼兒園1371所,在園人數348513人。教育部門相關人士估計,本年度的數據較去年變化不會太大,若有浮動,范圍基本上會在10%以內。
龐大的數據,讓校車公司看到了市場的潛力,“即使乘坐數量僅1成,市場的空間都已經大得嚇人”,安南校車公司負責人黃崎塤說,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家長雙方都有工作,更加無閑暇接送孩子,肯定愿意投入更多金錢,讓孩子乘坐國標校車。
以南安市為例,小學學校數為285所(另有3個教學點),在校生數104154人,幼兒園園數192所,在園人數58318人,這兩個數字,在泉州全市都居于前列。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也是校車發展越來越好的原因,”一名幼兒園園長舉例說,兩三個行政村才有一個小學或幼兒園,勢必有孩子需要跨村上學,校車需求將保持堅挺。
記者從南安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南安市中小學、幼兒園購買的國標校車數量,已經達到155部之多,但是,其中尚有50部仍未取得標牌。
南安市教育局有關工作人員稱,南安范圍內,除民辦學校購買了國標校車外,所有公辦學校都沒購買,大多通過向校車公司租聘的形式,且主要集中在幼兒園。“對于發展校車,教育局也很支持,由于校車資金投入巨大,一些學校沒能力購買,民營企業進入校車領域,有利于校車市場的發展,學校通過與公司合作,分擔責任壓力,也能夠讓學校省去許多后顧之憂”。
處罰黑校車面臨定性難題
泉州交巡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四十五條提到,“使用未取得校車標牌的車輛提供校車服務,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該機動車,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根據此規定,面包車未取得校車標牌,并提供校車服務,理應依此條例進行處罰。
不過,嚴格處罰之外,讓一線執法民警頭疼的,還有定性的問題。民警介紹,面包車司機多是本地人,與學生家屬大多沾親帶故,實際查處過程中,就曾有面包車司機堅稱是接送自家孩子,并未收取分文,而學生的家長也往往會配合司機說法,幫忙進行開脫。
而即使是順利定性并進行處罰,如何處置車上的孩子,也讓民警為難。攔下車子之后,小朋友也要下車,而小學、幼兒園的小朋友,又調皮好動,有時一部車子上擠了二三十個小朋友,聯系正規車或者家長來轉移孩子需要時間。為保障孩子安全,民警只能不停地引導,或者到附近人家先將小孩子安頓,“就兩三個警員,處理起來真的很棘手”。
山區運營校車不一定符合實際
對于在山區開展校車服務,南安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并不一定符合實際。
除了生源少且分散,耗費成本大等經濟因素,該負責人表示,校車行駛山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無形中增加了學生上下學的風險性,“最主要的還是怕出事故”。
該負責人說,近年來,由于撤點并校,不少農村學生,都來到中心校區上學,也確實帶來上下學接送難題,“從教育的角度,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家長盡量自己接送孩子,讓孩子感受實際的關懷”。
泉州交通部門有關人士也表示,要通行校車,路況也是一大關鍵,行車公路至少是等級公路,公路的安保設施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路都適合校車走的”。
不僅是部門,包括黃崎塤等人,對于山區校車市場也很謹慎,他不支持為了發展校車而發展的思路,“走山路本身風險就大,一旦出事,這個責任恐怕誰也擔不起”。
民營校車公司該不該補貼
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其實,針對學校購置或更換校車,省、市、縣三級財政,其實一直都有補貼。僅泉州市一級,2013、2014年兩年,就曾下撥493萬元,今年還下撥了109.5萬元,用于補貼購置校車的學校。
不過,相較于學校,校車公司的處境,則有些不同。南安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目前對于校車公司購車,南安市暫無補貼,而在晉江市,從去年8月開始,也不再補助購買國標校車,轉為對學生的乘車成本進行補助。
黃崎塤對于無補貼一事一直耿耿于懷,目前公司購置的校車,都是幾名合伙人共同出資,一部校車動輒20來萬,想要收回成本,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運營公司的過程中,也在資金一環遇到重重困難。
南安市教育局有關人士分析,對于校車公司是否補貼,其實也是一種選擇。校車公司作為民辦企業,根據市場規律需要自負盈虧,假如財政予以補貼,這一塊補貼,目的也肯定是減少學生乘車的費用,即會限制校車公司的收費水平。而不予以補貼,則校車公司收費完全依托市場規律,校車公司自主核算成本而后定價,“對于校車公司來說,后一種方式彈性更大”。
就近入學或比校車更實際
針對黑校車困局,泉州市教育局執法檢查科科長莊嚴表示,保障孩子上學安全,并不僅僅是發展校車一條路,“就近入學”、“小學寄宿制”、“周末班車”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莊嚴說,目前所謂校車接送,其實多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對于幼兒園階段,他則希望家長們就近上學,以此減少很多接送的困難。幼兒園購買校車,莊嚴表示并不鼓勵,幼兒園在這方面不專業,“主要還是要靠家長接送”。
而對于部分小學生,學校與家庭相距較遠的問題,莊嚴表示,教育部門也大力推動“寄宿制”和“周末班車”的發展,相比于校車,這或許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
□他山之石
美國:財政高額補貼
美國校車出資由政府負擔,且政府會對校車的制造商進行高額補貼,以促進制造商在質量上完善。
而在購置校車后,政府將校車的經營權向全國的運輸服務企業進行招標拍賣,對于中標的校車服務企業,政府與其簽訂協議,由校車服務提供者負責日常的運營管理。
此外,美國的學生乘坐校車是免費的,各級政府提供的校車補助,保證了校車的正常運營。
英國:政府主導校車
英國校車主要靠政府主導,校車購置經費在地方政府設置的教育預算中支出,校車運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費用也都由政府買單,校車服務大部分是免費的。
英國校車運營還有個特點,就是校車與公交車劃分并不固定,兩者可根據實際情況相互轉化。在學生上下學時,有些公交線路的司機也承擔起校車駕駛人的角色。當地政府在學生上下學的空檔,將校車作為公交車進行客運服務,收取一定的費用作為運營校車的額外支撐。
日本:政府購車委托運營
日本校車運營主要的模式是專用巴士委托型。學校或者政府在購置校車后,會將校車的運營管理交由專門的運輸經營企業來打理。在這種模式下,學生需要支付一定的乘車費用,但是數額較少,而運營企業若出現虧損,也會由財政進行補貼。(海都記者 張凱航 謝明飛 黃謹 呂波 夏鵬程 實習生 賴志昌 編輯 沈桂花 陳世國 視覺 張娟 方立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