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遭"襲"做空力量撲朔迷離
中國平安A股26日接近跌停,H股盤中最大跌幅超過14%。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平安主要大股東沒有拋售公司股票及相關計劃,公司目前既沒有再融資計劃,也沒有投資任何歐洲債券等。
A股市場也迎來“黑色星期一”,上證綜指下跌近40點并擊破2400點支撐。
中國平安否認多種傳言
市場有關中國平安遭匯豐控股減持、中國平安可能再融資、信托業務或被綠城地產殃及等多種傳言均遭中國平安否認。
中國平安最新公告稱,近期境內外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公司注意到部分媒體及投資者對公司股價下跌原因的種種猜測。公司特此聲明公司經營狀況一切正常,財務穩健,核心業務穩定發展,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監管要求。
中國平安股價暴跌給A股市場帶來沖擊。上證綜指下跌近40點并擊破2400點支撐。中國平安H股跌幅達13.7%,觸及2009年3月來低點,成交量明顯放大。
市場人士表示,這是中國平安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單日表現,或有外資機構拋售長線倉位。從去年10月下旬高點算起,中國平安H股在不到一年時間內下跌近55%,A股下跌近47%。截至26日,中國平安A股34.37元/股價格與H股42.4港元/股價格基本接軌。而此前中國平安H股價格遠高于A股價格。
引發中國平安暴跌原因有多個傳聞版本。其中之一稱,中國平安早前投資的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富通股價暴挫,使中國平安投資富通集團股票浮虧超過160億元。
有中國平安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平安對富通集團股票總投資成本為人民幣238.74億元,已于2008年計提減值準備共227.90億元,富通事件對中國平安負面影響已大體消除。
另有傳聞稱,中國平安200多億元參股的意大利國家銀行面臨破產。中國平安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平安從未參股意大利國家銀行。
匯豐控股拋售所持平安股權、中國平安可能再融資等傳聞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是引致中國平安大跌可能性較大的原因。分析人士認為,從中國平安下跌路徑看,該股下跌首先是從H股開始,投資者因此容易推測中國平安利空消息可能來自海外。內地機構認為,隨著債務危機深化,前段時間不斷傳出海外金融機構財務告急后不得不減持內地銀行股的消息,匯豐控股也許有可能將減持其所持有的中國平安股權。
中國平安2011年半年報顯示,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國平安無限售H股61888.63萬股,持股比例7.82%,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持有61392.93萬股,持股比例為7.76%,自中國平安上市以來一直未出現減持情況。
香港分析人士指出,從當日市場成交量看,匯豐控股減持中國平安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減持也會采取配售方式而非從二級市場直接減持。
對中國平安再融資問題,市場人士認為,中國平安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在目前弱市下實施再融資可能性較低。
至于“中國平安是綠城地產信托融資伙伴,因此被大基金擔憂其受累而實施減持”的傳聞,市場人士多認為,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對股價有如此影響。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平安關注到市場對公司股價波動原因種種猜測,但目前公司主要大股東沒有拋售公司股票及相關計劃。公司目前既沒有再融資計劃,也沒有投資任何歐洲債券。近期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壽險發行40億次級債計劃,規模較小,發行利率將在6%以下,屬于現階段完全正常的市場利率。
暴跌真相撲朔迷離
究竟誰導演了中國平安大跌呢?分析人士推測,若諸多傳聞均不屬實的話,則還有一種可能是中國平安被一些戰略性資金利用。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中國平安H股在8月24日曾放出近85億港元巨量。因此,不排除9月26日該股大跌是8月24日進場資金拋股所致。他們拋售該股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斬倉,二是反手做空套利。無論是H股成熟的做空機制,還是A股目前的融券沽空和股指期貨,都提供了這種可能性。
由于暴跌真相撲朔迷離,對中國平安后續走勢,多數國際投行人士認為,要視投資者對中國平安相關公告反應而定。從目前傳聞看,除匯豐控股減持一事外,其他傳聞對中國平安實質影響似乎不太大。若匯豐控股為緩解自身流動性現狀,做出拋售中國平安舉動,那么不排除中國平安未來再現暴跌的可能性,不過這種可能性也許不會太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