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紫菜的采收季
在峰尾鎮海域的“海上菜園”
紫菜養殖戶正搶抓時節
陸續開始收割“頭水”紫菜
“海上菜園”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記者隨同養殖戶來到紫菜養殖區,放眼望去,海面上一塊塊紫菜田排列整齊,鱗次櫛比。養殖戶駕駛采收船穿梭其中,掛滿紫菜繩網隨著機器的轉動,不一會兒,船上便裝滿了新鮮的紫菜。
養殖戶 劉榮恩:“頭水紫菜的采摘通常持續十多天。頭水紫菜我們一般能收到40多擔,一擔為 100 斤。如今是采收的第二天,按照今年的產量預估,還會再采收三天左右。”
據介紹,每年的農歷秋分、白露時節,養殖戶會選擇一個適宜的天氣開始投苗,經過40-50天的海水浸潤和充足的日照,品質優良的“頭水”紫菜即可收成。“頭水”紫菜是指第一次長成的紫菜,頭次采割。與二水、三水等批次的紫菜相比,“頭水”紫菜口感幼嫩細滑、營養豐富,是市場上的搶手貨。采摘上來的紫菜具有很強的熱敏性,一旦采摘完成,需要迅速加工,而干制便是保存紫菜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紫菜的原始營養與味道。
峰尾鎮紫菜協會會長 劉興法:“今年,我們組織協會成員到平潭、漳浦、霞浦等地參觀學習紫菜養殖技術,進一步提高紫菜養殖經驗和紫菜深加工技術,并且加強海上作業安全教育培訓,確保海上工作人員生產作業安全。此外,我們還積極引導會員進行海上養殖設施升級改造,鼓勵紫菜生產加工企業引進紫菜自動化加工先進設備,以提升紫菜深加工能力,進而提高紫菜產值和效益,增加菜農收入。”
為了做大做強當地紫菜產業,下階段,峰尾鎮將做好“海”的文章,發揮產業優勢,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改進海產養殖加工技術,提高紫菜產品附加值,為我區“海上菜園”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