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泉港區后龍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一軸五翼”聯動機制為牽引,不斷聚合力、強保障、抓共治,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
通過改觀小區面貌、改造基礎設施、改優居住環境、改良長效管理有效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以精細化治理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為鄉村振興注入“后龍經驗”。
后龍鎮黨委書記 張燕婷:“小‘物業’牽動大‘民生’。自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鎮緊緊圍繞‘四升一降’專項行動工作目標,探索創新‘一軸五翼’聯動機制,堅持以黨支部為軸心,以業委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社會組織、非公企業為羽翼,全面落實落細為民服務十件實事,突出抓好‘五改’,即改觀小區面貌、改善小區功能、改造基礎設施、改優居住環境、改良長效管理,切實把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變成服務群眾‘最美零距離’,并取得了實效,獲得群眾好評。”
物業管理服務好不好?居民最有發言權。作為在福煉社區已生活十多年的陳益珍來說,小區的巨大變化,她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后龍鎮福煉社區居民 陳益珍:“我們這小區真的是越來越好。道路白改黑,停車位和游樂設施的設置也都非常完善。本來(學校門口的)交通前幾年都是比較擁擠,這學期也都解決了。我們住得很安心,很舒心。”
住得安心舒心,是居民對福煉社區的一致評價。在推進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中,后龍鎮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多點發力打造住宅小區治理樣板。如今的福煉社區,宜業宜居、設施完善、服務便捷、鄰里和諧,是2024年全市唯一的省級完整社區建設樣板。
福煉社區物業經理 陳歡:“在后龍鎮(黨委)的帶領下,福煉生活區正式成立小區業委會,并實行社區黨支部召集業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四方聯席例會’制度,通過‘居民點單-支部派單-職責方接單-居民評單’的‘四單’服務模式,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效能,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
后龍鎮福煉社區黨支部副書記 劉華平:“率先成立‘物法聯盟’,首創‘物業行業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室’,全閉環解決各類矛盾糾紛,訴前化解物業糾紛16件,辦理涉物業管理領域糾紛案件7件,引導業主自動繳清物業費36.83萬元。建立紅色物業、居民服務監督微信群、紅色積分等共治平臺,發動廣大居民共同參與社會治理。”
福煉社區完美蛻變,是后龍鎮物業管理的生動寫照,在東盛帝豪、馨秀莊園等其他50個住宅小區也陸續抒寫著物業服務管理的新篇章。
后龍鎮黨委書記 張燕婷:“我們還探索推行‘業主自治管、專業公司管、社區兜底管’三種管理模式,有效實現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目前,已成立1家鎮級美佳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統籌指導4家村級物業管理公司和3家勞務服務公司開展物業服務。引入3家物業公司為3個住宅小區提供物業服務,7個村級物業和勞務服務公司承接管理44個無物業小區物業服務。”
像當貼心人一樣當好小區管家、像抓家里事一樣抓好服務提升。聚焦為民服務10件實事,后龍鎮51個住宅小區共累計增設停車位840個,增設電動自行車充電樁762個,修復照明燈具476個,路面白改黑11826平方米,綠化面積約2100平方米,消防管道約6000米,排水管網2280米。后龍鎮以物業管理“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以“治理之變”回應“民心之盼”,交出了一份有溫度、有質感的民生答卷。
后龍鎮黨委書記 張燕婷:“2025年,在大物業模式下,我們將多個小區整合管理,并著力打造典型。資源配置上,統一梳理調配各小區人力物力,集中采購物資,提高資源利用率。服務標準方面,制定涵蓋安保、保潔、設施維護等統一規范,嚴格執行并推廣。借助信息化平臺,實現小區信息共享與業務線上處理。團隊建設不放松,開展培訓提升物業人員素質。同時,將馨秀莊園打造成典型,舉辦豐富跨小區活動,促進業主交流,營造和諧氛圍,為其他小區提供可借鑒的物業服務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