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4日訊(閩南網記者 姚珊紅 通訊員 林弘梫 陳嘉緯)1月13日晚,“文化一臺戲”非遺歌舞劇《壽鄉福韻》新年展演在泉州泉港舉行。
該展演以南音、北管、咸水腔薌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匯集泉港當地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合力共創,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碰撞中,為觀眾窺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開一扇新的窗口。
《壽鄉福韻》非遺歌舞劇共有10個劇目,晚會在歌舞表演《討海·直掛云帆》中拉開序幕?!赌弦?middot;古韻悠長》《北管·爰取柔?!贰端G劇·身騎白馬》《民族·琴瑟和鳴》《古風·印象土坑》等情景歌舞節目逐一上演,展現泉港斑斕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地域風情,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勃勃生機。
“‘文化一臺戲’非遺歌舞劇《壽鄉福韻》新年展演活動,我們將南音、北管、薌劇、土坑古民居、山腰鹽制作技藝等非遺搬上了舞臺,打破了‘非遺題材’的厚重感,讓觀眾能夠在歌舞中與古老又年輕的文化相遇,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泉港非遺歌舞劇《壽鄉福韻》總導演陳敬成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活態傳承,而不是定格在歷史里。這也需要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文藝工作者不斷地創新、挖掘,讓其符合現代的價值觀和審美標準,真正的“活”下來、傳下去。
近年來,泉港區高度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非遺“動”起來、“活”起來,讓廣大市民群眾在生動有趣的互動體驗中感知非遺,進一步了解非遺內涵,把泉港非遺的“數據單”,轉化為耀眼奪目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