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中院獲悉,自2015年諾奇公司重整這一泉州首例企業破產重整案例成功執行以來,泉州法院系統已先后對75家各類陷入困境的“僵尸企業”開啟重整程序。
2015年底,陷入困境的泉州諾奇公司宣布進入重整,幾經周折之后,最終由香港昊天集團入主,不僅保住了債權人的部分權益,企業也“起死回生”。這一案例,形成了企業破產重整的“諾奇模式”。在積累經驗后,泉州持續推廣“諾奇模式”。
“僵尸企業”能否重整成功,關鍵在于投資人的招募。只有投資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銀,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企業才可能獲得新生。因此,做好投資人的遴選,就是牽住了破產重整案的“牛鼻子”。泉州市法院、金融工作局等部門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市場化為導向,鼓勵通過競爭機制引入戰略投資者,慎重適用重整計劃強制批準權,并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舉措,進一步拓寬戰略投資人的遴選渠道,大大提高了破產重整案的成功率。
立恒涂料有限公司是泉州頗有實力的民營涂料企業,后因跨界投資導致巨額虧損,陷入經營困境。泉州法院首次嘗試與淘寶網、中國資產交易網等合作,由其轉發推送法院官方微信發布的投資人招募信息,助推企業重整取得進展。
晉江市金威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因盲目擴張、籌備上市等導致停產。2016年受理其清算案后,晉江法院創新性地吸收商會成員作為管理人成員,積極發揮其帶動引領、利益權衡和溝通協調的作用,使該案由清算案轉為重整案。同時,通過商會的平臺,積極找尋并考察投資人的資歷和條件,使該案邁出了最關鍵一步。
泉州永豐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因盲目擴大生產規模、投資建設新廠房、高融資成本,瀕臨停產。受理其破產重整案后,南安法院發現,該企業已經拖欠工人4個月工資,并且開始拖欠水電費。管理人接管企業后,在法院的指導下,先期引入了意向戰略投資人,支付重整期間的工人工資、水電費等必要費用,實現了“生產經營不停頓、職工隊伍不流失、市場份額不減少、資產客戶不貶損”。
泉州中院相關負責人指出,如果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企業不是在“基本面”上有問題,而僅是在“技術面”上有問題,那就不一定沒有存續的價值。允許第一類企業存續下去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不允許第二類企業存續下去,同樣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镀飘a法》的根本功能,就是通過各方博弈解決上述問題,進一步追求公平和效率,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記者 何金 通訊員 蔡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