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廣鵬投資公司董事長、內外礦業(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林武臣
閩南網12月11日訊 12月8日下午,泉州市龍巖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監事會就職儀式隆重舉行,泉州廣鵬投資公司董事長、內外礦業(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林武臣榮任會長,福建省中爵二手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馬金保為執行會長,超過300名龍商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這些來自閩西的龍巖企業家,都有一段不為外人所知的艱苦奮斗史。“在龍巖,只有非常窮苦、三餐溫飽都成問題的人,才會出來打工。”一名龍巖籍企業家告訴記者。由于地處山區,不少來泉創業的企業家,都是憑借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泉州這片熱土扎根、立足,從一名打工仔開始,慢慢積累資金,并逐漸滲透進泉州的制造業。
400名龍巖人經營制鞋業
以商貿出身的戴馬金保,更能體會個中艱辛。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的“海峽兩岸美食節”,就是他在創業初期的項目,一個從無到有的美食節,戴馬金保帶著團隊,在3天的時間里走訪了省內泉州、莆田、沙縣等7個城市,平均1天要跑2個城市,每天睡覺的時間只有3小時,還是在出租車上瞇會兒眼。然而,因為經驗不足,第一屆美食節雖然生意火爆,但戴馬金保卻虧了一大筆錢,不過這也為他日后創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很多在泉州創業的龍巖籍企業家,至今還可能在老家的山溝溝里種地。”不少龍巖商人,向記者講述了這幾年的創業心酸。他們總結更多的是,“那些公務員、教師的子女,都留在了龍巖;只有我們這些連一頓飯都吃不飽的窮小子,才會走出龍巖,到外地打工、創業”。福建奔騰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宜源,就是走了20公里山路,從位于山區的家里走到客運站,而后又顛簸了多日的客車,才踏上了泉州的土地,從一名打工仔開始奮斗。
因為吃苦耐勞的性格,老板最后拉謝宜源一起創業。經過多年打拼,2003年,謝宜源辦起了自己的制鞋廠,并先后成立了3家制鞋企業,旗下的“奔速”還打出了知名度。謝宜源的創業之路,正是眾多龍巖籍企業家在泉州的創業縮影。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400名龍巖人,在泉州經營與制鞋相關的產業,這在泉州市龍巖商會的會員名單中可見一斑。
成立龍商公益基金
熱心公益,也成了本屆泉州市龍巖商會的關鍵詞。在大會上,泉州市龍巖商會舉行了“龍商公益基金”啟動儀式,前期啟動資金50萬元,用于獎教助學、扶貧救困。此外,會長林武臣以個人名義,向老家龍巖上杭縣官莊鄉回龍小學捐贈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龍巖商會與中國銀行泉州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泉州分行、中國民生銀行泉州分行、中國平安銀行泉州銀行簽訂銀企授信合作協議,總計授信額度近200億元。據悉,泉州市龍巖商會目前擁有會員企業超300家,涵蓋礦業、房地產、環保節能、農林、電子、軟件、食品加工、商貿物流、金融投資、餐飲服務等行業,一些企業已發展成為泉州乃至福建省各行業領軍企業。
□會長專訪
林武臣:“打造‘龍商’品牌”
《老板周刊》:在眾多異地商會中,泉州市龍巖商會有何特色?
林武臣:以前,在泉州的龍巖企業家多數是單打獨斗,缺乏抱團的組織。現在,龍巖商人有了自己的家。我們將著重打造自己的“龍商”品牌,包括商會的整體形象設計、LOGO等,我們還有《泉州龍商》會刊,作為統一的形象宣傳,對龍商概念進行包裝。
《老板周刊》:商會平臺還有哪些作用?
林武臣:商會領導班子將“服務、創新、發展”作為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對于未來的規劃,商會將建立自己的維權部,切實維護廣大會員的合法權益;每年將積極組織會員參加各類經貿洽談會、展覽展銷會及投資考察活動,為在泉州龍商做大、做強提供更多的商機。同時,商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泉州、龍巖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做出積極的貢獻。
《老板周刊》:商會接下來有什么規劃?
林武臣:商會目前聘請了眾多政企知名人士擔任高級顧問,充分整合和利用政企資源。依托商會平臺組建的投資公司、小額貸款金融機構即將成立,從而延伸會員的投資平臺。(本網記者 林淑芳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