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輟育桃李 崇文重教續華章
泉州臺商投資區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自古以來,泉州臺商投資區所在區域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尊師重教,人才輩出。
春風化雨潤桃李,砥礪奮進寫新篇。泉州臺商投資區掛牌成立以來,區黨工委、管委會歷屆領導班子接續努力,始終保持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快補齊教育短板,不斷提升教育水平,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書寫出新區大開發大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十年來,全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0所,新增學位1.7萬個,累計投入54億元,占全區財政總支出的33%;采取合作辦學、委托管理等方式,引進8所名校創辦分校,數量居全市首位,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幼兒園至高中全學段;公辦幼兒園數量從臺商區成立時的4所發展到現在的20所,公辦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56.1%;各類用于教育事業的善款超1.7億元,幫助65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發放獎教獎學金1750萬元,發放助學金近990萬元,資助特困學生近4500人次。“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通過國家驗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通過省級評估,教育“兩項督導”工作成效得到省、市督導組充分肯定。全區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9.3%,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
加大投入 嫁接高枝
夯實教育發展基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事關國計民生的百年工程,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要堅持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做到‘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安排、教育用地優先保障、教育用人優先補充、教育問題優先解決’等5個優先,集中優勢財力、資源,統籌推進基礎教育與產城雙輪驅動的一體化布局、全方位提升。”今年9月11日,臺商區黨工委書記林榮忠在2023年全區教育興區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背后是巨大的財政投入。縱觀十年來,全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0所,新增學位1.7萬個,教育投入逐年遞增,從2012年的1.76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6.14億元,翻了3.5倍,累計支出達54億元,占全區財政總支出的33%。
矗立在湖東片區的湖東實驗學園,一幢幢教學樓拔地而起,與海絲藝術公園遙相呼應,閩南建筑風格的校舍里傳來書聲瑯瑯。學園總投資約12億元,總占地面積約174畝,涵蓋了幼兒園到高中,實驗樓、藝術樓、宿舍樓及運動場館等一應俱全,與泉州五中、泉州師院附小聯合辦學,打造出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的高端教育片區。
臺商區不斷探索教育發展捷徑,高位嫁接、借力發展。2018年以來,采取合作辦學、委托管理等方式,先后引進泉州師院、泉州幼高專、泉州五中、泉州師院附小、福建省實驗幼兒園、泉州實驗中學等8所名校在臺商區合作辦學或創辦分校,數量居全市首位,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幼兒園至高中全學段,全力滿足群眾需求。
在與市區隔江相望的臺商區海江片區,建設中的泉州師范學院基地校演繹著從無到有的發展變化。校園造型新穎,小學部以“智慧遠航”為設計理念,今年9月份已迎接517名學生到來,中學部以“源·泉”為設計理念,正加快建設腳步,明年秋季敞開大門迎接新生。
臺商區還堅持把辦好學前教育作為滿足群眾教育需求、實現普及普惠發展的重點,不斷加大規劃建設力度,公辦幼兒園從剛成立時的4所,發展到現在的20所。近五年,共有10所配套園建成移交,全部辦成公辦園,新增學位3090個,同時推行“總園+”辦學模式,讓幼兒園實現“快速上軌道,開辦即規范”。
作為商住小區的配套幼兒園,臺商區第一民族幼兒園檀悅園區于去年建成開園,因其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備受歡迎。而位于百崎學村的主園區也正經歷“汰舊煥新”,建設中的新教學樓將于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為學前教育更加靈活多樣的課程提供更多的教學空間。“學園從原來的6個班級到現在的17個班級,再到規劃中的30個班級,能夠更大地滿足周邊孩子的入學需求。”園長黃禎禎介紹說。
未來五年,臺商區還將新建學校36所,新增學位4.3萬個,更加突出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豐富、更滿意的教育服務。
立德樹人 均衡發展
全面提升辦學質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檢驗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臺商區深入實施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落實“雙減”政策。
以電子化、信息化手段持續推進“5G+專遞課堂”設備配置全覆蓋以及多媒體、護眼節能教室燈光改造,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今年惠南中學高考成績取得新突破,600分以上20人(2022年5人),特殊線上線126人,考取“雙一流”大學 38人(2022年16人)。新增實驗高級中學、泉州五中臺商區分校高中部,普高學位供給率達65.3%,居全市前列。
與此同時,臺商區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振興教育事業的關鍵,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教師招引體制改革,出臺引進培育教育人才等政策措施,提高教育人才補助標準至60萬元。全區現有區級以上骨干教師 400 多人(省名校長1人、市名校長5人、省骨干校長5人、省學科帶頭人3人),名師骨干成長迅速,教師專業化素質全面提升。2023 年,獲評特級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
臺商區將繼續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涌泉”行動,健全教育人才引進、培養、激勵、評價和競爭機制,引進更多優秀教師到該區工作、生活、居住。加快教師進修學校標準化建設,選優配強教研員隊伍,深入推進名師、骨干教師培養工程,通過嫁接優質資源、傳幫帶、“區管校聘”改革、交流輪崗等模式,提升教師隊伍專業能力。加大優秀教師、先進典型表彰獎勵力度,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讓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業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
燕內蓓蕾皆俊秀,園中桃李盡芬芳。年近九旬的退休老教師莊長藩先生從教40年,作為一名有著近7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一生愛國、愛鄉、愛教、愛生,勤勤懇懇育人,桃李滿天下,在其言傳身教下,全家三代出了9位教師,教齡達159年,“教育世家”實至名歸。正是有莊長藩先生這樣“教育世家”長期的默默堅守和奉獻,帶動廣大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追求高尚情操、錘煉高尚品格,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格魅力,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出彩人生。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維護教育公平,臺商區將繼續嫁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優秀教育人才,統籌抓好各類教育、推動協調發展。著力規范學前教育,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均衡發展,完善招生制度改革,不斷優化城鄉中小學布局,逐步實現校舍、師資、設備均衡配置,逐步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校際之間的差距。
臺商區還將集中力量推動惠南中學創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深化泉州五中臺商區分校與本部的深度融合,提升實驗高級中學的辦學水平,確保高考上線率、重點大學錄取率均有較大提高。全力支持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城市北部為全市高校片區建設提供充足空間,全力服務配合好醫科大研究生院和三甲醫院落地。
投資興學 捐資助學
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教育,是愛的事業。一直以來,廣大鄉賢、企業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始終關心關注、大力支持臺商區教育事業發展,許多熱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助學,體現了心系桑梓、情牽教育的家國情懷,為全區教育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位于張坂中學的樂儒教學樓已投用數年,迎來送走一批又一批學子。2016年前,學校僅有的一棟教學樓,遠遠滿足不了生源需求,該校退休教師駱愉出資300萬元,解決了學校的燃眉之急。除了支持學校的擴容建設,駱愉老先生還設立教育基金,用于該校獎教獎學。“每年有幾百個學生,從這里出發走向高校,走向社會,我的心情特別激動。我一介書生,從校門到校門,讀書16年,教書36年,退休后還能發揮余熱,為教育事業貢獻一點力量,感到很自豪。”駱愉老先生感慨道。
駱老退休之際,家業興盛,他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家庭的摯愛,轉化成對社會的大愛,把自己的積蓄和孩子給他的錢財共2000多萬元全部捐贈社會公益,其中用于教育事業的達千萬元。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兩個兒子駱鋼、駱鐵也紛紛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兩兄弟共計捐資4000多萬,用于教育和醫療等慈善事業。
近年來,張坂中學在駱愉、駱志鴻、孫少杰、孫培珍等社會賢達的慷慨捐資助學下,學校發展更上層樓,學生成績連年提升,今年該校漆美藝術實踐工作坊喜獲國賽一等獎,新投用的科技樓,為孩子們的課外拓展活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臺商區教育事業有高度有溫度有政策有行動,我希望所有教師能夠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把學生帶到健康成長的道路上來。也希望能有更多企業家、賢人志士、社會賢達關心教育事業,關注學校建設,捐資助學,獎教獎學。”駱愉老先生的感言代表了眾多熱心人士的心聲。
如今,臺商區投資興學、捐資助學蔚然成風,光華教育基金、海絲教育基金相繼成立。2017年,企業家郭澤森、郭炳森兩兄弟捐贈5000萬元設立廷水秀琴伉儷教育基金,七年來,共獎勵優秀校長、優秀班主任、各類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集體共1959人次,發放獎金1750萬元。2018年,企業家駱志松捐贈2000萬元設立“駱錦標曾麗玉慈善助學基金”,共資助臺商區困難學子1697人,發放助學金444.37萬元。金百利助孤助困活動從2013年延續至今,資助貧困學子457人,累計發放助學金93.4萬元。近年來,臺商區募集各類教育事業善款超1.7億元,幫助65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發放獎教獎學金1750萬元;發放特困大學生、高中生、外來務工子女、孤兒助學金近990萬元,惠及4500人次。全社會捐資助學、興辦教育的氛圍濃厚,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賢達的家國情懷和高尚的仁愛之心。
涓涓暖流匯成愛心長河,用愛點亮了莘莘學子的勵志青春,泉州惠南中學高二學生陳佳豪就是其中一個。在臺商區各類獎學、助學基金的幫助下,陳佳豪克服家庭逆境,品學兼優,獲得泉州市“新時代好少年”、福建省“勵志先鋒”提名獎等榮譽。“獎學助學金給了我經濟上的支持,還給了我精神上的動力,讓我更踏實、更有力量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空坐標,教育承載著固本強基的基礎性作用。在加快融入中心市區的步伐中,臺商區教育事業踏上新征程,肩負新使命,帶著全區人民的殷殷期盼,勇立潮頭,步履鏗鏘,必將走上教育興區的康莊大道,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