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日訊 睡醒了想媽媽,要出門卻發現房門被鎖,5歲的小勇(化名)借助椅子,從衛生間的窗戶爬出,卻被困窗外屋檐。
昨日早上6時30分許,小勇穿著單薄的秋衣,在臺商投資區張坂鎮黃嶺村一民宅租房的屋檐上,瑟瑟發抖。
所幸,租住在附近的厝邊們聽到了小勇的呼救,展開了一場接力救援。
小勇困在屋檐,厝邊正在救援(孫先生供圖)
穿著單薄秋衣 小勇被困屋檐
“要不是那一泡茶,真不知道小勇現在會怎樣。”23歲的四川南充小伙費凌云,說起這驚險的一幕,仍心有余悸。
昨天早上6時許,風有些刺骨,吹過租房的窗戶時,留下“咻咻”的聲響。費凌云剛加班完,與幾個朋友回到了位于4樓的宿舍。大家收拾了茶具,燒一壺開水,準備泡壺茶解解乏,再好好地睡一覺。
“隱約聽到小孩子的叫喊聲。”費凌云說,他走到窗戶旁一看,“小勇正穿著單薄的秋衣,赤腳站在屋檐上”,他頓時一個激靈,睡意全無,大喊著叫上朋友,趕忙跑出陽臺往外望,小勇不住地發抖,屋檐僅約40厘米寬,他在風中有些搖晃。
幾乎是本能反應,幾人趕忙喊話,“小朋友,不要怕,在那別動,我們來救你”,說著,沖下了樓。
90后厝邊接力 一把將小勇拉起
與費凌云同時下樓的,還有白炎輝、米百勝和馬丹,他們都在同一家KTV上班,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
叫上了房東,幾人一把沖上租房三樓,使勁地敲門,叫醒了沿小巷一排租房的租戶,同事楊丹、小琳(音)、純子(音)也被叫醒。純子所在房間有一個向外凸出的防盜窗,窗戶下方就是小勇被困的屋檐。怎么救人,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
4名女生和房東一起,隔著防盜窗,安慰小勇保持鎮定,同時指示他往內側挪動,靠著墻壁蹲下,再慢慢向防盜窗移動,好抓住大家的手。緊接著,再讓小勇低下頭,慢慢從防盜窗下面移動至隔壁衛生間的窗戶旁,費凌云和米百勝兩人在那探出身子,等著接應。
大家屏住呼吸,緊緊盯著男孩,時間仿佛靜止,終于,小勇移動到了衛生間的窗戶外。這時,費凌云和米百勝兩人趕忙抓住男孩的手,慢慢往上提。“提到一半時,我就把他抱了起來”,費凌云說,白炎輝則緊緊抓著他們倆的小腿,將他們往內拉。
將近20分鐘的救援,小勇終于被解救,僅腳上輕微擦傷,并無大礙。
睡醒了想媽媽 他從窗戶爬出
小勇被救下來后,幾名女生趕緊拿來棉襖給小勇穿上,并找來暖水袋給他暖腳。眾人試著聯系家長,但家長電話卻始終關機。厝邊知道小勇還有一個弟弟小華(化名),擔心小華的安全,大家便找房東要來備用鑰匙,從租房里抱出已經睡醒的小華,讓幾名女生暫行照顧。隨后,小勇的媽媽才聞訊趕回。
昨日上午,在臺商投資區張坂鎮黃嶺村,記者見到了小勇及其家人。
小勇的母親介紹,小勇平時比較黏她,昨日凌晨4時許,因為有事要出門,她又不愿叫醒正在熟睡的孩子,便將房門鎖上,防止小孩子亂跑,沒想到準備回家時,卻得知孩子被困,自己差點嚇暈,“幸虧有那么多好心鄰居,孩子才沒出事”。她說,近兩天一定要找個時間,請這些好心人吃頓飯,當面表達感謝。
小勇為何會出現在自家租房窗戶下5米左右的屋檐?小勇告訴記者,當時睡醒了,他想要找媽媽,門卻被鎖住,便找來一張椅子墊著,爬上窗戶,沿著窗戶旁的排水管爬到屋檐上,這才發現進退兩難。
心理專家:
學齡前兒童最好不要離開成人視線
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王永梅表示,小勇黏媽媽這一個細節,其實是學齡前兒童的一個特質。而這種想找媽媽的念頭,在成年人看來,有時候會“執著到嚇人”。與此同時,學齡前兒童由于方位感知能力并未建立,也不具備自我保護意識,很多時候,在成年人看來十分危險的行為,學齡前兒童并不以為意,就算家長屢次教育,孩子也不一定真正學會防范。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長時間獨自處在封閉的環境,就很有可能發生意外。
針對這種情況,王永梅建議家長,照顧學齡前兒童,最好讓他們時刻處于成年人的視線范圍內,假如讓孩子獨處,最好將其所在環境中的電源、火源等安全隱患排除,以減少意外出現的可能。(海都記者 張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