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香都產業園,沁人的芳香迎面撲來,龍頭企業的科研人員研發新的養生香,工人正在全力生產中,100多億產值的永春香產業正在勃發奮進;
走進九牧良瓷科技公司,廠房上的1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格外引人注意。該公司采用AGV機器人、智能立庫及空中連廊運輸等設備,替代制造環節叉車與人工運輸,進一步實現5G全鏈接工廠產線聯動;
在僑新釀造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開足馬力建設。該項目二期總投資5億元,將建設成立紅粬研發基地,開發永春老醋及紅粬酒研發,建成后年產能可達10萬噸……
冬日暖陽下的桃源大地,處處充滿生機。全縣上下涌動著干事創業的活力與熱潮,永春振動經濟發展騰飛之翼,乘勢而上,向著高質量發展全力沖刺。
招商引資注活力
招商引資是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而好的營商環境和平臺建設是吸引企業落戶安家的重要因素。
九牧良瓷科技公司AGV機器人作業中(康慶平 攝)
企業的投產揚起了園區成功啟航的風帆。在永春智能電子科創產業園,元旦剛投產的福建柒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錦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車間內,一派繁忙的景象。粵港澳大灣區6家智能終端生產企業集群式入駐,計劃投資15億元,預計年產值30億元,年稅收4300萬元。
永春縣智能電子科創產業園(顏澤昆 攝)
智能終端生產企業場地要求高、設備投入高、人才要求高,而永春縣在3個月時間招引智能電子科創產業園里的6家企業集群式入駐,4個月時間快速落地達產,這與實打實的招商舉措與滿滿的“招商誠意”分不開。
與此同時,怡辰科技在永春縣“五個一”日調度機制的護航下,快落地、快投產,二期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推進中;美嶺水泥大力推進數字綠色技改,計劃投資10億元用于建設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博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保姆式”服務保障下,扎根下洋,深耕超高純電子氣體材料研發及生產……
2023年,永春出臺穩增長47條、民營經濟發展23條政策,創新企業“開工即獎”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出臺“一企一策”,縣領導“一對一”幫扶,開展政企“早午晚餐會”,協調解決問題268項;成立工業園區政務服務中心,組建審批“輕騎兵”“大篷車”,化解堵點難點222個。推行工程建設審批“3+”集成套餐、政務服務“趕集日”,縮減項目審批時限25個工作日;成立駐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工作聯絡處,聘任招商大使42名,組織各類考察活動283場。簽約落地項目249個、總投資81.2億元,億元以上項目23個。
達埔香產業園一期(林明輝 攝)
項目建設強支撐
無永不開市,開市五里街。周末的五里古街,熙熙攘攘,數百棟百年騎樓建筑煥新矗立,各式商店入駐,傳統與新潮在這里迸發出新的活力;日漸完善的口袋公園、文創基地,吸引游客駐足拍照,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五里古街開街現場(陳小強 攝)
2022年,在多次和企業招商洽談后,永春引入央企華僑城集團運營五里古街,成立五里古街運營中心,謀劃“升級打造五里古街和水輪機廠項目”,在活化古街的同時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留人、留形、留鄉愁。
如今,古街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圍繞各個時間節點打造的節慶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而古街作為海外華僑的家鄉記憶,更是成為聯絡鄉誼的紐帶,2023年古街與馬來西亞雞場街締結友好街區,獲央視專題節目《美美與共》推廣。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2023年,永春全力推進項目建設,209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3.1%,新開工項目122個、竣工項目105個。建立專項債“多層次項目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過審項目23個,通過率居全省前列,目前發行12個、金額9.7億元。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個項目在桃源大地上如火如荼建設:永春東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高效推進;輕工科創產業園啟動建設;美嶺智慧產業園二期標準廠房封頂;新型打印材料產業園項目穩步推進;馬跳水庫完成合攏,即將建設完成……
征程萬里云鵬舉,篤力奮楫開新篇。2024年,永春將謀篇布局先進制造, 高位嫁接特色產業,拔節提升現代農業、文旅康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生態永春新篇章。(呂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