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竹子進入生產線,經過破碎、超微技術磨粉、吹膜等工序,“變身”為一捆捆竹纖維可降解農用地膜。近日,永春縣的福建陽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班加點趕制第一季度的大批訂單 。
這家公司主營“以竹代塑”原料加工及竹纖維制品生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地膜都是塑料材質。”在竹纖維全降解顆粒生產車間,福建陽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潘用福告訴記者,竹粉改性后壓制成工業標準原料,再與生物降解材料共混共熔,就能生產出代塑產品。
除生產農用地膜之外,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還很多,比如生產包裝袋、家電外殼、快餐盒、醫用一次性手套等,不僅產品表現出色,而且可替代現有的不可降解石油基塑料,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據悉,眼下該公司正加速布局二期廠房和生產線,計劃今年8月底投產,屆時將會有120條生產線,年產竹纖維全降解材料30萬噸,預計年產值超50億元。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等行動目標。永春縣抓住契機,以福建陽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產業鏈鏈主,持續挖掘并招引上下游配套產業企業落戶,扶壯“以竹代塑”產業鏈條,積極打造百億元級產業集群,擘畫綠色產業發展藍圖。
“永春縣種植竹林約18萬畝,周邊的三明、龍巖、莆田等地還有數百萬畝的竹林資源,為推行‘以竹代塑’提供了充分有利條件。”永春縣林業局負責人表示。(見習記者 湯海波 肖蔚男 通訊員 顏彩虹 陳小陽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