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海都報報道的晉江安海老拳師顏期尊百歲高齡仍能耍棍打拳吟詩,引發大量關注。近日,又有讀者報料,在永春,也有一位白鶴拳老拳師,今年已91歲,仍耳聰目明,打起拳來虎虎生風。4月15日,海都記者來到蓬壺鎮觀山村,見到了這位老拳師蘇清蟄。在老拳師的講述中,一段關于白鶴拳武者俠義、武德與生命力量的故事緩緩鋪展開來。
蘇清蟄展示白鶴拳
14歲開始練白鶴拳 77年來很少生病
15日下午1點多,記者來到觀山村蘇清蟄的家。知道記者要來,老人家取消午休,候在廳堂里,記者剛一落座,蘇清蟄迅即轉身進臥室拿出了他的武術“五件套”:兩本自抄的武功秘籍、一根棍、一對鐵尺、一把鉤鐮槍、一根鐵耙。蘇清蟄說,習武幾十年,這五件套是他最貼身的物件。
“跳腳如猛虎過江,發手如開天射箭,發上如雷公爬樹,發下如撥水求魚……”蘇清蟄口中念著白鶴拳的出拳口訣,為記者演示套路,打完一套不過癮,他還一一拿出兵器打練開來。發力中蘇清蟄一招一式,盡顯勇武,拿著鉤鐮槍配合他演示的記者,差點被他一棍挑翻。如果不是發力過猛時一口假牙差點掉落,記者萬不敢相信眼前打拳的人已經年過九旬。
蘇清蟄說,自己出生時恰逢亂世,為了防身,14歲拜入當地白鶴拳名門。師父蘇昭堆遠近聞名,師祖蘇顯忠更是一等一的高手,曾經拿下泉州府武術考試一甲。家人說,因為習武的緣故,蘇清蟄年輕時“力草很飽”,一個人能挑起200多斤的重擔,77年來很少生病。
蘇清蟄拿出兵器打練開來
曾一人對戰8個持刀惡徒
“要有扎馬步的耐心,也要有龍虎的猛。”蘇清蟄說,練武之人貴在精深,更要有膽識。蘇清蟄的拳譜中夾著一張永春縣福聯村煤礦為其申請見義勇為的報功申請書,這張申請書記錄著蘇清蟄一人對戰8名持刀惡徒的勇武往事。
上世紀90年代,蘇清蟄受雇于永春縣福聯村公辦煤礦廠,主要負責安保。1993年4月20日夜間9點多,8名來自江西上饒的持刀惡徒闖入位于天湖山南山頭的礦區搶奪財物。蘇清蟄毫不畏懼,拿出鉤鐮槍與持刀惡徒展開搏斗。
雖然最終打退惡徒,但蘇清蟄也身受重傷,胸部被狠狠砍了一刀,傷口長8.5cm,深達肋骨,傷及肺部,其中一根肋骨開放性骨折,在醫院里躺了一個多月。
有人問蘇清蟄,對方這么多人又有刀,當時會不會害怕。蘇清蟄說,習武之人正不懼惡。此后,蘇清蟄聲名大噪,安溪、晉江等很多地方的人慕名而來,請他教授白鶴拳。
養生秘訣 心要正氣要靜
在幾個小時的交流中,記者發現,蘇清蟄除了有武者的勇武,還有著許多處世哲學。
“習武之人不要有壞心。”蘇清蟄告訴記者,拜入師門,師父教他們的第一課,是要求大家學術要正,不能作惡。他說,77年來,他一直記著這句話。
“善來善還,惡來惡還,世間萬物皆可借。”蘇清蟄說,中華武術的一大智慧在于借力打力。
如果你問蘇清蟄,除了練武,長壽的秘訣是什么,他會說,心正氣靜,無他。
□點擊
白鶴拳
永春白鶴拳誕生于明末清初,與五祖拳、詠春拳并稱南派三大名拳。白鶴拳講究“以形為拳,以意為神”,模仿白鶴展翅、啄食、驚飛等姿態,兼具柔美與剛勁。2008年,永春白鶴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都記者 吳日錦 黃曉蓉 陳丹萍 林良標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