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母親來女兒房間,望著女兒未繡完的“家和萬事興”
17日5:00
一覺醒來 習慣來女兒房間看看
女兒離開三天了。養母鄧桂招一覺醒來,又和往常一樣,先來女兒房間看一眼。粉色的床鋪上空空的,她這才意識到,女兒再也不會回來了。
鄧桂招呆呆地坐在女兒床上,想起還要干活,把女兒給她買的棗紅色毛呢外套脫下,放在女兒床上,“還要下田下廚,這是女兒買給我作客時穿的,不能臟了”。
這兩天哭得多了,鄧桂招左眼的白內障更嚴重了,怕她下廚不方便,厝邊阿姨來幫忙。
送去火化廠的女兒的遺物,是鄧桂招整理的。“第一年患病的時候,很嚴重,阿春沒法躺著睡覺”,鄧桂招說,前兩年每天夜里,女兒都是靠著她的身子睡的,女兒沒睡,她也沒法睡,怕母親睡不好,女兒才自己買了大熊,枕著睡。
原來,是擔心女兒到了另一個世界后睡不好,父母才執意將大熊隨女兒火化。
“以后我們不能動了,會有人來看我們嗎?會有人來給我們做一口飯吃嗎?”和老伴想到往后的生活,尤書章又是一陣哭腔。女兒走后,他和妻子一下子沒了打算。
17日19:00
昨日冷夜 還上第一筆債
昨天下午,海都記者驅車來到永春縣蓬壺鎮魁園村,雖是第二次來,曲折的山路還是讓記者認不清,隨口一問,村民們都知道“家里小姑娘過世的那戶人家”。
輾轉來到尤書章的家,一棟兩層樓高的土房。聽到腳步聲,尤書章站在門口迎接。
侄子王文裕告訴記者,昨天一早他到縣城里,將伯伯銀行卡的來款明細打印出來。整整厚厚一疊63頁,3500多條,共29萬余元。
兩天間,愛心款匯聚,可尤書章的生活似乎并沒什么改變。他依舊穿著前兩日來泉州找女兒的破舊帆布鞋和黑色外套,家里沒有冰箱,客廳的木柜子里,放著中午剩下的三碗剩菜。
晚7點,送走了來看望他的親戚,尤書章攥著紅塑料袋,提著手電筒照明,黑漆漆的村道,只有家門口的溪流水聲嘩嘩響,他要趕在鄰居睡前,把錢還上。
他緩慢地一張一張地數著錢,遞給鄰居,“這是六千,你數一數”。鄰居是同村的村民,也姓尤,尤書章說著感謝,他也被說得不好意思了,“你不要這樣說,你這樣說我就慚愧了,都住在隔壁,要是我沒錢也會找你借,你也會借我的嘛”。這位尤叔說,這六千塊,尤書章是分三次找他借的,雖然知道可能他還不上了,可是借的時候顧不得想那么多了。
離開前,尤書章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幾天來,他緊蹙的眉頭終于松了些。(海都記者 陳瑩鈺 韓影 見習記者 王金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