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五里街鎮上,新修的雙向四車道的鵬源支路已經差不多完工了,只是在仰賢社區段,有一段路被占用了兩個車道。“占道”的是一幢至今已有61年的老房子,房子是歸僑所建,兼具閩南和南洋風格。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房子,決定將房子往前平移18.29米,旋轉35°與公路平行,再頂升2.5米與公路齊平。房子是土木結構,墻體多為土夯,地基是鵝卵石土夯,給平移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據施工單位介紹,這將是全省首例土坯房平移旋轉再頂升工程。
這座洋樓要“前行”約18米,旋轉35°。
平移之前要先在房子地基下面做圈梁,把房子的重量放在圈梁上。
地基是鵝卵石土夯,給平移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融合中外建筑風格 光石雕就人工打磨兩年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幢老房子跟前,主樓有兩層,左右各有廂房,樓前大門上用繁體字刻著“華美堂”三字。據原本住在房子里的林金塔介紹,這是他的父親林光爐在馬來西亞做食品生意后回來建的。房子在1953年動工,1957年竣工,建筑占地500多平方米,加上院子有1800多平方米。房子雖然是土木結構,但正面墻體的建造融合了南洋風格。
“當年建造的時候可費工夫了,石雕的材料都是從山上人工扛下來的。前面的墻體有72厘米厚,砌完墻后再砌17厘米厚的石板上去做后期裝飾,有點像現在的掛磚。石板上的浮雕和沉雕也是純人工打磨的,聽說當年用了兩個班組打磨了2年。”林金塔雖然不清楚這些雕刻的內容和講究,但說起來頗為自豪。記者留意到,這些石雕有明顯的閩南風格,而二樓的護欄和屋頂裝飾卻是南洋風。
1700噸房子移動到位 整個過程需要20天
房子已經進入平移的施工階段,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當中。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嚴景平告訴記者,做平移之前要先在房子地基下面做圈梁,把房子的重量放在圈梁上,然后再在圈梁下挖1米多,鋪設上下兩軌道,以便平移。
“這個房子的地基是鵝卵石,比較麻煩,挖一點就要觀測一下是否有塌陷的風險。而且地基下的土比較軟,挖的時候有地下水上滲的情況,這都給鋪軌平移帶來難度。”嚴景平介紹,雖然施工難度比較大,但目前來看進行得還算順利,圈梁施工已快完成。之后會在圈梁下放置上下兩軌道,然后用大型機器牽引房子平移、旋轉。
“房子的重量大約在1700噸,在滑軌作用下,機器的牽引力大約在500噸就可以了。”嚴景平說,目前房子是坐北向南偏東,與馬路成一定的夾角。平移時會先向東南方向移15.54米,然后旋轉35°,讓房子與馬路平行,后再平移2.75米。整個過程需約20天。這之后,整個房子會被頂升約2.5米,與馬路齊平。這個步驟比較麻煩,需要的時間也較長。整個工程完工約需300萬元。
嚴景平介紹,這個工程包含了“平移”“旋轉”“頂升”等平移工程中的所有作業,可算是省內首例土坯房平移旋轉再頂升工程。(記者 陳玲紅 吳嘉曉 通訊員 陳博文 文/圖)